中毒性休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急救心梗遇上心源性休克两个月挺过生
TUhjnbcbe - 2022/6/5 13:23:00

来源:厦门日报

就诊时间:3月28日凌晨零点左右

胸痛三天不当回事,直到痛得受不了,*先生才由家人陪着,医院就诊。彼时,他还不知道自己离死神只差一步。因心脏主血管全闭塞,他在手术台上发生心源性猝死,抢救过程可谓惊心动魄。上周末,患上心源性休克合并急性心梗的*先生历尽艰辛,医院心血管病科、重症医学科、血管外科、康复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消化内科等十余个科室近2个月的救治,终于顺利出院了。出院时,手捧院方送来的鲜花,他感慨:“我终于能回家了。”

医院副院长、胸痛中心主任陈联发表示,心源性休克合并急性心梗,是心梗中最为严重的症状,在使用人工心肺装置(ECMO)抢救的情况下,抢救成功率也就大约三成。因此,*先生的“新生”尤为可贵。

诊室故事

 胸痛三天才求医

 一查已是急性心梗

*先生今年57岁,家住离医院不到1公里的某小区。3月28日凌晨零点左右,他在家人的陪同下,步行来到医院急诊科。此前,他已胸痛三天。

一开始,*先生还以为只是看个普通急诊,没料到自己的情况已极度危险。看他大汗淋漓,意识逐渐不清,急诊科当班医生敏感地意识到*先生病情严重,紧急将其引导至抢救室。果然,*先生此时血压不足70/50mmHg,急查心电图高度提示冠状动脉左主干出现异常,有心梗发生,且心脏严重缺血。

左主干闭塞引起的心梗,十分凶险,以前被称作“寡妇血管”,可想而知一旦发生则九死一生,就算现如今医疗水平发达,也有60%的死亡率。

抢救

突发心源性休克

人工心肺“代班成功”

刻不容缓,医院立即启动院内胸痛中心救治系统。赶来会诊的院内心血管病科副主任医师陈*,快速启动胸痛绿色通道。同时,副院长、胸痛中心主任陈联发马上发出救治指令:紧急在病床旁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帮助接近停摆的心脏维持工作。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先生的血压略有回升,但情况仍不乐观。

15分钟内,胸痛中心成员及人工心肺装置(ECMO)团队火速集结到位。*先生被迅速转运至介入导管室接受急诊介入治疗。血管造影结果证实了术前诊断:*先生心脏左主干已完全闭塞,这代表他的心肌有2/3没有了血液供应,随时可能发生心脏停跳。果然,医生打通血管、准备植入支架时,就在导丝通过的一刹那,*先生突然出现心跳骤停!这是急性心梗遇到心源性休克了。


  陈联发当机立断,要求提前准备好的人工心肺装置(ECMO)团队立即上前,为患者植入ECMO代替心脏功能。麻醉、穿刺血管、预充管路、连接管道……ECMO团队各自分工,有条不紊地实施操作。不到20分钟,ECMO“代班成功”,*先生的心脏得到休息,瞬间呼吸恢复平稳,血氧饱和度明显回升,心率血压同步好转,为接下来的手术赢得宝贵时间。陈联发与陈*用不到10分钟时间打通患者闭塞血管,并在前降支至左主干的血管部位植入一枚支架。

▲医院医护团队给*先生紧急植入ECMO进行抢救。

接力

多学科团队专家联手

中西医配合治疗起良效

介入手术的结束,还远远不能代表心梗患者转危为安,尤其是心脏左主干闭塞的患者。ECMO的植入让*先生暂时度过危机,但漫长的治疗才刚开始。医院*委书记尹震宇、院长裴晓华十分重视对*先生的救治。医院重症医学科曾萍主任在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重症医学科医生接力抢救。

▲转入ICU后,心血管病科团队为*先生进行床边心脏彩超监测。

左主干闭塞对心肌带来的损害是巨大的,心脏彩超显示,*先生的心脏功能术后仅剩正常人的1/5,他还出现感染、内环境紊乱、肝肾等多脏器功能衰竭。重症医学团队立即对他开展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切开气管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先生的病情仍然危重,心肌损害标志物肌钙蛋白和心衰标志物N端-脑利钠肽等指标仍然超过ECMO的上限,且出现持续发热的情况。更糟糕的是,他还因心肌长时间缺血,导致出现两次室速,所幸及时除颤解决了危机。心血管病科团队对*先生进一步查体,针对他肥胖、脾胃气虚,内有水饮之邪,加上大面积心梗后致阳气暴脱,兼有表邪的问题,用四逆汤合小青龙汤方加减服用配合治疗。


  终于,在心血管病科、重症医学科等团队的不懈努力和精心照顾下,*先生的体温恢复正常,感染控制住了,内环境逐步稳定,肝肾功能明显好转,床旁心脏彩超也提示心功能恢复正常水平。最终,*先生在术后第5天成功撤除ECMO,第7天撤除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转回心血管病科病房继续康复治疗。

新生

心脏康复+心理支持

 术后一个月恢复正常

在经历突发的急危重症后,*先生出现创伤后压力症候群,表现为失眠多梦、严重焦虑、情绪暴躁等,加之气管被切开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无法言语表达,更加重心理创伤,导致他不配合治疗。对此,心血管病科王朝阳主任带领科室团队,从心脏康复、心理康复、营养支持等多角度对他悉心照顾,医院重症医学科康复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消化内科、耳鼻喉科、临床药学、营养科等多学科会诊,最终在康复科金海鹏主任指导下顺利拔除患者气管插管。


  拔除气管插管后,听到自己发出久违的声音,*先生非常开心,感动地说:“我终于可以说话了。第一句要说:谢谢你们。”术后一个月后,他从能坐起来到能正常下地活动,饮食、睡眠逐渐恢复正常,重新找回正常的生活质量。


  上周末,在*先生出院前,院医院给*先生送去了祝福的鲜花,并叮嘱他记得回院接受心脏的二期康复训练。

▲*先生(左)手捧鲜花,顺利康复出院。

▲*先生为此次抢救的所有医护送上锦旗并合影留念。

早发现早排查

有效预防心梗

厦门医院心血管病科团队提醒,低估心梗,是心梗患者最大的隐患。冠心病或心绞痛导致的疼痛,往往初期疼痛时间不长,且很快缓解,容易让人忽视。实际上,等到胸痛超过半小时还不缓解,这已经是心梗状态,甚至出现心肌坏死。及早发现、重视,尽早排查,才是预防心源性猝死、心梗的有效手段。

心源性休克救治小贴士

1、尽早开通血管: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最根本的治疗措施是紧急开通血管,维持心脏功能,从源头阻断疾病恶化。

2、机械循环辅助:目前尽管开通血管是挽救心脏最有效的方法,但仍然存在局限性,而有效的机械循环辅助装置成为心源性休克诊治中发展最迅速的领域,包括IABP、ECMO在内的机械循环辅助装置可为人体循环系统提供有效支持,纠正濒临死亡患者急转直下的血流动力学紊乱状态,改善组织脏器灌注,提高患者生存率。

3、团队合作管理模式:心源性休克最常见的心脏急重症,病死率高。医学进步提供了改善生存的机会,同时也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一个成熟的多学科协作团队是最有效管理此类患者的推荐方式。在临床实践中,许多中心已开始整合急诊科、心血管科、重症医学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等多学组力量,密切协作构建团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急救心梗遇上心源性休克两个月挺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