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休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关于青霉素皮肤试验需要掌握的要点
TUhjnbcbe - 2022/6/3 13:59:00
北京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4414714911368070&wfr=spider&for=pc
1、不良反应:变态反应为青霉素类最常见的不良反应,Ⅰ、Ⅱ和Ⅲ型变态反应总发生率为3%~10%,最严重的是Ⅰ型速发型过敏反应,即过敏性休克,发生率占用药人数的0.4?~1.5?,病死率为0.1?。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年版)》规定: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前需做青霉素皮肤敏感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3、青霉素皮试适用于:青霉素及其他半合成青霉素类药物使用前,如苄星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及青霉素类复方制剂。4、青霉素皮试禁用于:近4周内发生过速发型过敏反应者;过敏性休克高危人群,如哮喘控制不佳、小剂量过敏原导致严重过敏反应病史等;有肥大细胞增多症、急慢性荨麻疹等皮肤疾病。5、皮试间隔时间:青霉素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停药72h以上者,需重新做皮试。6、患者评估:评估患者既往史、过敏史、用药史。皮试前需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或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史,有无个人或家族变态反应性疾病史,并详细询问过敏反应症状,如胸闷、瘙痒、面部发麻、发热等。7、U青霉素皮试剂配制U/mL的皮试液的制备:取青霉素皮试剂U,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5mL,即可配置成U/mL的皮试液。8、80万U青霉素钠配制U/mL的皮试液的配置:0.9%氯化钠注射液4mL注入至80万U青霉素钠瓶内,配置成20万U/mL溶液;抽取20万U/mL溶液0.1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mL,配置成2万U/mL溶液;抽取2万U/mL溶液0.1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mL,配置成U/mL溶液;抽取U/mL溶液0.25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mL,即成为U/mL青霉素皮试液。9、皮试部位: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上臂外展,选择前臂掌侧下段为注射部位,避开红肿、硬结、皮肤破溃处,因该处皮肤较薄,易于注射,且易辨认局部反应。10、皮肤消*:用75%乙醇或0.9%氯化钠注射液棉签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环形消*/清洁,范围大于5cm×5cm,待干后再行注射。(注:对乙醇不过敏的成人患者采用75%乙醇消*皮肤,儿童及乙醇过敏者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清洁皮肤,不建议使用碘伏消*。)11、皮内注射:操作者一手绷紧患者皮肤,另一手持注射器,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内,待针尖斜面全部进入皮内,放平注射器,拇指固定针栓,缓慢推注药液0.1mL(儿童0.02~0.03mL),皮肤局部形成一隆起的半球状皮丘,且皮肤变白并显露毛孔,注射后迅速拔针,无需按压。12、患者皮试教育:告知患者切勿按揉注射部位,并且不能离开观察区,不可剧烈活动,如出现心慌、胸闷、注射部位瘙痒等不适症状立即告知医务人员,以免发生过敏反应延误抢救时机。13、皮试结果判断时间:皮试操作20min后进行结果判断。14、青霉素皮试后患者观察:患者注射青霉素皮试液后,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闷、气短、皮疹、皮肤瘙痒或潮红等情况,严重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通常在患者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15、青霉素皮试结果判断:

青霉素皮试结果的判断

结果

局部皮丘反应

全身情况

阴性

皮丘未增大,周围无红肿,无红晕

无自觉症状,无不适表现

阳性

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1cm,和(或)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痒感

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注:对可疑阳性者,应在对侧前臂用0.9%氯化钠注射液做对照试验。

16、过敏反应的处理:当患者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止用药,通知医生,即刻给予患者平卧位、吸氧、保暖、心电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并遵医嘱给予患者肌肉或静脉注射0.1%肾上腺素注射液,小儿剂量酌减。当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时,参见《严重过敏反应急救指南》推荐意见。

来源:赵东芳,杜鹃,赵艳伟,杨晶,郑智,齐晓玖,贾燕瑞,陕海丽,刘娜,张春艳,潘瑞丽,李杰红,翟所迪,李春燕,张会芝.青霉素皮肤试验临床操作专家共识[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3):10-12.

内容整理:临床用药评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青霉素皮肤试验需要掌握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