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休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警惕高血压治疗中的ldquo低血压
TUhjnbcbe - 2021/12/13 14:20:00

提到血压

人们常有“怕高不怕低”的误区

实际上血压偏低

不仅容易引起头晕、心悸

长此以往还会引发一系列不适

病例回顾

患者贺某某,女,58岁,因“反复头晕30余年,加重伴腹泻、乏力3天”于-07-23入医院心病科。

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口服三类降压药物(坎地沙坦片、硝苯地平缓释片、氢氯噻嗪片)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可,入院血压:/55mmHg(近2天未口服降压药物),症状表现为头晕、心悸、周身乏力,稀便日3-4次,皮肤干燥,少尿,入院完善血化验回报:(危)肌酐.90umol/L,钾2.75mmol/L,尿素22.90mmol/L,(危)尿酸.80umol/L。考虑患者腹泻造成血容量不足,导致低血压,同时诱发严重电解质紊乱及急性肾损伤,治疗西医以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为主,同时辩证运用中药以温肾健脾、益气化湿止泻为法组方,经过积极治疗,4天后患者头晕、腹泻、乏力症状消失,血压及异常化验指标恢复正常。出院后患者复诊时特意送来锦旗表达感谢之情!

高血压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现象并不少见。尤其在老年人中更常见,因此,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降压治疗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显得非常重要,若因某些因素导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突然降低,会使身体重要器官缺血。轻者会引起头晕、疲劳、恶心、盗汗、皮肤苍白、呼吸加速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大脑中氧气和营养供应减少,引起危及生命的休克现象。市民

低血压的危害这么大吗?

医生

血压过低会导致血液中的氧气和养分不能及时输送至全身,引发多种症状及心肌和脑缺血,比单纯性高血压危害更大。

5类低血压需引起重视

体位性低血压(PH/OH)体位性低血压(PH)或直立性低血压(OH)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老年人群的患病率从4%~33%不等。高血压、糖尿病人群中OH更多见,尤其是服用多种降压药的患者。其诊断标准为:体位由卧位变换为直立后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大于20mmHg,或舒张压下降大于10mmHg,伴或不伴症状,或直立倾斜试验中至少60度角3min内出现上述血压改变,血压降低幅度略低于标准但伴有症状者(,JNC7),较长时间(10~15分钟)后血压持续而缓慢的下降的患者,并出现头晕或晕厥。PH/OH的临床表现为轻者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周身乏力等,重者出现眩晕、心悸、大汗、呼吸困难、言语不清、甚至晕厥、跌倒致骨折等。PH/OH常见的病因包括神经源性、非神经源性和药物引起,包括心脏功能障碍、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不全、血容量不足、反射调节功能障碍。PH/OH导致血压下降,各脏器灌注减少,可降低冠状动脉灌注,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对供血不足尤为敏感,可导致乏力、眩晕、认知障碍等症状,甚至晕厥,是引起晕厥常见原因之一;在预防和治疗上,应早期筛查出OH患者,治疗过程中测量卧立位血压,重视患者早期的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及早处理OH。
1
查看完整版本: 警惕高血压治疗中的ldquo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