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有大有小,麻醉事无巨细”这是麻醉医生常说的一句话。即使是小手术,麻醉医生们也要“小题大作”,一丝不苟!因为在手术麻醉过程当中危急事件的发生往往极其突然、甚至毫无征兆,必须密切监测病人各项生命指标,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处理。
麻醉科胡景维主任
近期,患者王某,因病拟在全麻下进行鼻腔镜手术,既往支气管哮喘病史。术前经麻醉医生会诊,无麻醉绝对禁忌症,但由于患者既往病史,不排除有支气管哮喘及过敏性休克的可能,向家属交待围术期存在的风险,获得了家属的理解和同意。
患者进入术间后,一切麻醉期准备有条不紊,麻醉前常规给予抗过敏药及扩张支气管药物,麻醉诱导期间,给予罗库溴铵后,出现支气管痉挛,气道阻力极大,血氧迅速下降至30%,有经验的麻醉医生马上发现这有可能发生了过敏性反应,立即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给予肾上腺素、甲强龙、多索茶碱等药物,抢救约20分钟,气道阻力明显下降,血氧回升至正常值,继续抗过敏性休克治疗约一小时,手术也顺利完成,患者清醒后安全送回病房。事后经科室病例讨论,高度怀疑患者为罗库溴铵超敏反应。
原来过敏性休克这么严重,这个现象在麻醉当中会经常出现吗?
麻醉科胡景维主任
过敏性休克伴重度支气管痉挛,在围术期发生率极低,因其发病迅速、救治困难,常可危及生命。如不能快速建立有效通畅气道及精准的药物治疗,后果不堪设想。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后,在麻醉科医生共同努力下,迅速有效的给予合理的处理及治疗,使患者转危为安。
本例患者只是麻醉科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一例,其实在麻醉科的实际工作中无时无刻不在高度紧张下对待每一位患者。每一例手术的成功都离不开麻醉医生守护。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患者的增多,80岁以上高龄患者占比增多,麻醉医生迎接挑战不断增多,应急应变能力不断提高。
医院麻醉科始终重视本学科新技术的开展应用,不断地学习,善于总结提高,力求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
▌本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