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损害鉴定意见书(摘录)
江苏省医学会医损鉴[]号
(略)
三、医患双方观点患方:1.医方2月26日开始在采用退热药尼美舒利、雅美罗过程中,应当预见到患者具有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医方存在疏忽,没有做好失血应急预案(输血、手术、介入等);2.3月3日各项生化指标均符合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但医方没有仔细分析检验单,导致患者丧失早期诊断与治疗;3.3月5日夜里,患者家属反复多次反映患者腹痛、黑便,但值班医生未及时采取有效的针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措施,直接导致患者失血性死亡;4.医方安排进修医生值夜班,违反了卫生管理法规,这也是没有上级医师指导,导致抢救不及时、抢救措施错误的重要原因。医方:1.患者为年轻女性,反复发热伴咽痛,一过性皮疹及关节痛,PET-CT及骨穿等多项检查未发现肿瘤依据,考虑成人斯蒂尔病可能性大,但患者体温及相关指标显示患者激素依赖且激素用量较大,呈难治型。根据临床经验及相关研究,难治性成人斯蒂尔病可尝试使用12-6受体拮抗剂观察疗效。对于该患者来说,如果效果不佳则淋巴瘤可能大,已告知家属且征得同意签字。2.患者最终病理示淋巴瘤,部分淋巴瘤起病隐匿,多次取病理未能确诊,直至最后时刻方才取得病理,系疾病笃重之结果。3.医方诊疗行为规范。(以上观点系医患双方陈述材料的简要摘录,详见“陈述材料”)四、委托人提交的材料1.鉴定委托书原件、鉴定申请书复印件、民事起诉状复印件、质证笔录复印件;2.患者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复印件;3.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当事医生执业资格证书及注册证书复印件;4.医患双方陈述材料;5.医院住院病案原件壹册(住院号:)及复印件;6.上海交通大医院住院病案原件壹册(住院号:)及复印件;7.医院司法鉴定所司法鉴定意见书复印件。五、鉴定组织形式受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法院委托,由医患双方协商确定鉴定机构的薛?与上海交通大医院的医疗损害重新鉴定,江苏省医学会于年4月20日发出受理通知书。年6月17日医方(童湛谦)患方(薛?勤)来江苏省医学会选择本次鉴定的专家,选择前告知医患双方产生鉴定专家的两种方式,医患双方共同选择医学会指定方式。向医患双方公布鉴定专家组的构成和人数为血液内科专业2名,风湿免疫科专业2名,全科医学专业1名,卫生管理专业1名,法医专业1名,鉴定专家组人数共7名,医患双方签字同意以上学科专业设置。年6月22日向鉴定专家寄送鉴定材料,并通知鉴定专家和医患双方参加鉴定会。鉴定会于年6月30日在江苏省医学会召开。医学会指定的7名鉴定专家到会,患方(杨东升、薛?勤、韦?)及医方(张宏伟、吕良敬、王苏丽)参加了本次监定会。医患双方进场后宣布鉴定会纪律,介绍鉴定专家的姓名、专业、职称,医患双方无回避要求,鉴定专家组组长主持鉴定,医患双方各自陈述意见和理由,并共同在场接受鉴定专家组的调查提问,医患双方共同退场;鉴定专家组对委托人提交的鉴定材料,结合医患双方陈述及现场调查材料进行讨论,参照《民法典》、《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经验,针对委托鉴定事项进行综合分析。经合议,根据鉴定专家组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专家意见。鉴定专家组成员书写分析说明并在鉴定书上签名。江苏省医学会根据鉴定专家组的合议意见制作医疗损害鉴定意见书。六、诊治概要患者薛?,女,年10月出生。年1月21日患者因“发热2周”入住上海交通大医院风湿病科。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鼻塞、流涕,自服口服头孢类消炎药效果不佳,于1月9日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40.0C,伴咽痛、咳嗽、咳痰,为白色粘痰,量不多,在外院急诊行头孢尼西和地塞米松治疗效果不佳,于1月14日-21日在外院行莫西沙星抗炎4天,帕拉米韦抗病*5天,甲泼尼松20mg3天,热不退,后改为阿培南5天,甲泼尼松40mgBID3天治疗后甲泼尼松改为40mg上午、20mg下午,高热仍不退,患者自起病以来精神较差、胃纳略差、体重无明显变化。患者自诉幼年时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体格检查:T38.2。C,P次/分,R20次/分,BP86/53mmHg,专科检查:神志清,精神一般,双颈部及双腹股沟可触及多个肿大的淋巴结,以右颈部居多,双肺叩诊清音,听诊呼吸音清,心率次/分,律齐,无杂音。外院检查,抗核抗体+,抗SSA-60抗体+,抗J0-1抗体+,抗增值细胞核抗原抗体+,降钙素原6.ng/ml,LDHU/L,CRPmg/L,血沉76mn/h。入院诊断:发热。鉴别诊断:1.结核性淋巴结炎;与本患者不符;2.坏死性淋巴结炎:与本患者不符;3.霍奇金淋巴瘤:本病多见于青年,也以无痛性肿大淋巴结肿大起病早期即有发热,表现为周期性热型,少见跳跃性转移及结外器官受累,病理可见RS细胞为特征,故不考虑。入院诊疗计划:甲泼尼松40mg控制炎症反应,美罗培南和可乐必妥抗感染,更昔洛韦抗病*,洛赛克护胃以及钙片和骨化三醇补钙治疗尽快完善PET-CT、肺部CT、心电图、心脏彩超、细菌培养及风湿科常规检查等。1月22日病程记录:患者昨晚高热,伴高热相伴皮疹,今晨体温已退至正常。诊断发热待查、成人型斯蒂尔病可能,因患者检查示PCT增高,予以加用万古霉素覆盖阳性菌治疗。1月24日病程记录:患者仍发热,伴咽痛、咳嗽、咳痰,为白色粘痰,量不多,精神软,睡眠食纳差。查体:T37.2。C。继续给予甲泼尼松40mgq12h,控制炎症反应,稳可信和可乐必妥抗感染,更昔洛韦抗病*,洛赛克护胃及钙片和骨化三醇补钙治疗。1月25日07:30病程记录:患者于今晨4:00体温39.5C,诉畏寒,予复方氨林巴比妥2m1肌注,嘱多饮水,至6:00体温升至40.2C,临时应用常规甲强龙组液体。09:48病程记录患者仍高热,查体:T37.0。C。调整甲泼尼松40mgq12h控制炎症反应,加用伏立康唑mgq12h抗真菌治疗。当日PET-CT结果示:双侧颈部、腋下多发淋巴结炎性增生可能性大;脾脏偏大,脾脏及全身多处骨骼FDG代谢弥漫性轻度增高,考虑反应性增生所致可能性大;等。1月29日病程记录:患者PET-CT及外送感染二代测序均阴性,目前暂无肿瘤及感染依据,且患者激素有效,考虑成人型斯蒂尔病可能性大,予加用甲氨蝶呤钠10mgqw,来氟米特10mgqd,叶酸片5mgqd治疗原发病,可考虑激素减量至40mg20mgbid。1月30日患者今晨再次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3。C。1月31日病程记录:患者今晨再次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2。C,甲泼尼龙调整为40mgbid。2月8日细菌涂片:真菌,发现孢子。2月9日病程记录:继续予甲泼尼松40mgbid、环孢素50mgbid治疗原发病,伐昔洛韦抗病*等。2月11日病程记录:患者今日凌晨再次出现高热,体温最高40C,伴咽痛。今晨予复安退热后体温未见明显下降,予以地塞米松5mg静推退热。当日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0.97X/L。行骨髓穿刺术、骨髓活检术。2月12日病程记录:患者昨日最高体温40。C,予对症处理后好转,今晨体温36.5。C,调整抗生素方案为马斯平、卡泊芬净,调整激素剂量为地塞米松10mgqd静滴患者重度粒缺,已予特尔津升白;等。2月14日病理检查报告单,病理诊断:骨髓组织增生活跃,造血组织50%,脂肪组织50%,粒系细胞罕见,幼稚细胞少量散在可见,成熟粒细胞难减,红系幼红细胞簇状分布,巨核细胞25个/平方毫米。2月16日病程记录:患者昨晚再次出现高热,伴全身肌肉酸痛。继续卡泊芬净抗真菌,利奈唑胺联合泰能抗细菌,甲泼尼龙40mgbid治疗原发病。2月20日患者出凝血系列检查示:纤维蛋白原1.09g/L。医方予输新鲜冰冻血浆ml.2月21日病程记录:患者现体温平,自觉无畏寒发热,轻度贫血外观,泰能停用,继续斯沃抗感染治疗。2月22日病程记录:患者出凝血系列检查示:纤维蛋白原1.2g/L,医方予输新鲜冰冻血浆ml。2月25日病程记录:患者昨日再次出现发热,今晨最高体温达39.4。C,血常规示:白细胞1.78X/L,将头孢他啶调整为亚胺培南抗感染,加用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升白细胞治疗。2月26日病程记录患者今日凌晨起发热,最高体温40.3。C,服用半粒尼美舒利后体温下降缓慢,6点复测体温示下降至38.9。C,9:15患者诉全身大汗淋漓,伴精神萎,自觉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即刻血压68/40mmHg,急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2.86X/L,血红蛋白g/L,血小板95X/L。予I级护理、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予以羟乙基淀粉及白蛋白等补液扩容、补钾、护胃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精神尚可,心电监护示血压逐渐升高,12:19示81/41mmHg,尿量显著增多。2月28日病程记录:患者目前仍考虑成人型斯蒂尔病可能性大,呈激素依赖,激素需量较大,呈难治型,可尝试使用IL-6受体拮抗剂治疗观察效果,但目前为超适应症用药,对该患者来说,可使用该药观察疗效,如反应不佳,则淋巴瘤可能性大,必要时行相关检查排除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家属表示理解并接受,签字同意使用IL-6受体拮抗剂。当日患方签署《使用外来化学药品、血液制品及生物制品告知书》,理解并愿意承担使用该药品后可能发生的一切不良后果。2月28日降钙素原测定:11.03ng/m1,当日血培养(厌氧左侧、厌氧右侧、需氧左侧、需氧右侧):细菌、厌氧菌、真菌均为阴性。当日临时医嘱单:雅美罗80mg/支静滴[mg静滴ST]+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ml静滴ST;执行时间:10:54。14:04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4.35X%/L,血小板计数29X10/L▼,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7。3月1日病程记录:患者体温高峰较前下降,精神食欲及尿量可,血压93/61mmHg,轻度贫血外观,全身无出血点。血片已镜检,见大量异常淋巴细胞,再次行骨穿等检查,调整激素用量为地塞米松10mgqd治疗原发病。(3月6日病理检查报告单:病理诊断;少量骨髓细胞及脂肪组织,极个别造血细胞。)3月1日临时医嘱:盐酸曲多马注射液0.1g:2m1/支肌注,执行时间04:23。3月2日病程记录:患者今日体温维持在38。C,血压88/34mmHg,伴上腹部轻微疼痛不适,轻度贫血外观,全身无出血点,患者外周血涂片示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未见幼稚细胞。予补液0m1、洛赛克对症治疗,后患者腹部症状缓解。3月3日病程记录:患者血常规示:淋巴细胞百分比80.6%,血小板计数16X/L▼,患者淋巴瘤不能除外,申请TP0对症升血小板。3月4日病程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全身可见散在出血点,腹软,无压痛。3月4日临时医嘱:预约输血[单采血小板2U],执行时间9:52。3月4日血液科会诊:诊断:嗜血细胞综合征(淋巴瘤待排、真菌感染);处理:完善检查;嗜异体等监测血常规、出凝血、肝功能、加强支持治疗(输BPC、FIB)等。3月5日病程记录:患者昨日体温最高在39.4。C左右,上腹部无疼痛不适。血常规示:血小板计数4X/L▼,骨髓穿刺涂片结果口头报告可见31.5%异常细胞,不排除恶性淋巴瘤骨髓侵犯可能,已申请输注血小板和促血小板生成素升血小板止血治疗,继续给予补充新鲜血浆m1止血治疗。当日行骨髓穿刺术+骨髓活检术(3月15日病理报告示:符合外周T细胞淋巴瘤累计骨髓,伴嗜血综合征)。当日临时医嘱:预约输血[新鲜冰冻血浆m1]、预约输血[冷沉淀凝血因子],执行时间10:42;预约输血[白细胞、红细胞1U],执行时间16:49。3月6日08:17病程记录:患者昨晚最高体温38.1。C,晚22:40左右诉胸闷,有咳嗽咳痰,即刻生命体征血压82/52mmHg,HR次/分,予鼻导管吸氧,急行床边心电图(提示窦速),患者诉吸氧后胸闷症状明显缓解。今晨6:00左右,患者诉腹痛明显,曾解黑便4-5次,体温38.3。C,晨起时血压95/52mmHg,HR次/分,听诊肠鸣音减弱,嘱禁食、心电监护、复查血常规、大便隐血,加用止血敏、巴曲亭止血,思他宁、洛赛克等止酸抑制腺体分泌,羟乙基淀粉扩容,多巴胺升血压等对症处理,先患者继续解柏油样便及血便,量较多,查体:血压80/50mmHg,腹软,肠鸣音活跃,重度贫血外观,血常规示血红蛋白49g/L,血小板计数6X/L▼。不排除DIC可能,继续给予平衡液、万汶积极扩容,止血敏、巴曲亭止血,催促已申请红细胞、新鲜血浆、血小板输注,请消化科、普外科急会诊。09:55抢救记录:患者9:02出现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心电监护显示心率为0次/分,立即给予胸外按压,静推去甲肾上腺素1mg,肾上腺素4mg,持续给予多巴胺升压治疗,患者心跳于9:04恢复至次/分,血压升至/mmHg,诉上腹痛明显,并于09:28再次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心电图呈一条直线,再次予以胸外按压,静推甲肾上腺素1mg,静推阿托品1mg,抢救25分钟,患者心跳呼吸未恢复。患者家属签字放弃抢救,自动出院。(诊治概要是诊疗过程的简要摘录,鉴定专家组以委托单位提交的材料为鉴定依据。)七、分析说明(一)医方的诊疗行为分析1.年1月21日患者薛?因“发热2周”入住上海交通大医院。医方根据患者病史(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鼻塞、流涕,于1月9日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40.0。C,于1月14日-21日在外院行莫西沙星抗炎4天,帕拉米韦抗病*5天,甲泼尼松20mg3天,热不退,后改为阿培南5天,甲泼尼松40mgBID3天治疗后甲泼尼松改为40mg上午、20mg下午,高热仍不退),既往史(自诉幼年时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诊断“成人斯蒂尔病可能”,尚符合临床诊疗原则,予甲泼尼松控制炎症反应,美罗培南和可乐必妥抗感染、更昔洛韦抗病*、洛赛克护胃以及钙片和骨化三醇补钙治疗,并完善PET-CT、肺部CT、心电图、心脏彩超、细菌培养及风湿科常规检查等,不违反诊疗思路。2.2月11日凌晨患者再次出现高热伴咽痛,当日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0.97X/L,医方予行骨髓穿刺术、骨髓活检术;患者重度粒缺,予特尔津升白;2月20日患者出凝血系列检查示:纤维蛋白原1.09g/L,予输新鲜冰冻血浆;医方考虑患者成人型斯蒂尔病可能性大,呈难治型,尝试使用IL-6受体拮抗剂治疗观察效果,应用前取得患方同意并签字,且患者无使用禁忌;医方上述诊疗行为符合临床诊疗原则。3.3月6日06:00左右,患者诉腹痛明显,曾解黑便4-5次,医方嘱禁食、心电监护、复查血常规、大便隐血,加用止血敏、巴曲亭止血,思他宁、洛赛克等止酸抑制腺体分泌,羟乙基淀粉扩容,多巴胺升血压等对症处理,09:02患者出现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心电监护显示心率为0次/分,立即给予胸外按压,静推去甲肾上腺素静推,持续多巴胺升压治疗,9:28患者再次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心电图呈一条直线,再次予以胸外按压,静推甲肾上腺素1mg,静推阿托品1mg,抢救25分钟,患者心跳呼吸未恢复。根据现有资料,抢救措施未见明显违规之处。(二)医方诊疗行为过错分析1.医方鉴别诊断不够充分。斯蒂尔病是指系统型起病的幼年型慢性关节炎,相似的疾病可发生于成年人,称为成人斯蒂尔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关节痛和(或)关节炎、皮疹、中性粒细胞增多,严重者可伴系统损害。成人斯蒂尔病无特异性诊断方法,建立在排除性诊断的基础上,故诊断成人斯蒂尔病应排除肿瘤、感染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医方对不明原因发热的鉴别诊断不足,对淋巴瘤的诊断手段认识不足,依赖PET-CT、骨髓穿刺,后者出现阴性结果不能作为完全排除淋巴瘤的依据。患者双颈部及双腹股沟可触及多个肿大的淋巴结,以右颈部居多,结合患者病史及外院诊疗经过,提示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可能,医方未予淋巴结活检,病程记录中未见医方与患方就淋巴结活检或穿刺的相关记录。患者住院过程中未组织疑难复杂病例讨论或MDT,医方至3月4日首次请血液科会诊,医方鉴别诊断不够充分。2.医方病历书写不规范。如入院诊断为“发热”,应为“发热待查”;3月6日病程记录中有关肠鸣音记录不一致;三级查房的内容和签字存在缺陷;3月1日04:23肌注盐酸曲多马注射液,病程记录中未载明具体原因。3.医方对患者危重性重视不足。2月28日患者血常规示血小板29X/L,3月3日血小板计数16X/L,3月4日患者已出现全身散在出血点,医方对患者出血风险重视不够,未积极寻找病因,虽下达输注血小板医嘱,但直到患者自动出院前仍未输注血小板。(三)因果关系及原因力大小分析患者死亡后未行尸体病理解剖,其确切死因无法明确。根据现有资料,临床分析患者因T细胞淋巴瘤累及骨髓伴嗜血细胞综合症、消化道出血死亡可能性大。嗜血细胞综合征也称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是一种进展迅速的高致死性疾病,恶性肿瘤患者容易罹患HLH,主要是血液系统肿瘤,其中淋巴瘤相关HH最为常见,尤以T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淋巴瘤多见。患者3月4日骨穿结果(3月15日病理报告示符合外周T细胞淋巴瘤累计骨髓,伴嗜血综合征),患者罹患T细胞淋巴瘤明确。T细胞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常见的淋巴瘤亚型之一,呈侵袭性,预后不良,常以高热或各器官、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故T细胞淋巴瘤与成人斯蒂尔病的鉴别诊断(均有高热、全身系统病变等表现)存在一定困难。患者自1月9日起反复高热(体温最高达40.0。C),病情凶险,进展迅猛,罹患T细胞淋巴瘤,后期累及骨髓伴嗜血细胞综合症,救治困难,预后较差,故患者自身因素系其死亡的主要因素。医方存在的鉴别诊断不到位(首次病程记录见:不考虑霍奇金淋巴瘤),虽予行PET-CT和骨髓穿刺,但诊疗思路局限,未及早组织多学科或血液内科会诊(患者入院时“双颈部及双腹股沟可触及多个肿大的淋巴结,以右颈部居多”,存在可能罹患血液系统疾病的症状),致使其未及早诊断患者血液系统疾病;对患者病情的重视不够,针对患者血小板低未积极寻找病因,未予及时输注血小板的过错;与患者最终因消化道出血(因T细胞淋巴瘤累及骨髓,血小板生成减少所致)死亡之间存在一定因果关系。鉴于患者罹患疾病与成人斯蒂尔病症状相似,加之患者入院后使用药物治疗,淋巴结肿大消失,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难度,建议医方承担次要责任。八、专家意见上海交通大医院的医疗行为存在过错,与患者薛?死亡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其原因力为次要原因。杨东升,法学博士,副教授,江苏圣典(泰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年获执业医师资格,兼任泰州市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法律咨询专家,江苏省医药法学研究会理事、医院、医院、医院常年法律顾问。业务专长:医疗纠纷案件调解、参与尸检、提供法律咨询、专家意见、参加医疗损害鉴定听证会,代理医疗侵权赔偿诉讼,担任医疗机构常年法律顾问。江苏圣典(泰州)律师事务所
泰州医药高新区华润国际社区置地星座10幢22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