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急诊危重病学(第2版)》由急诊科、创伤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疾病科、呼吸内科等多学科医师通力合作编写,对急诊科医师救治重症患者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总结。对于所有希望了解急诊医学与重症医学交叉内容的临床医师而言,《急诊危重病学(第2版)》是一本实用工具书与参考书。
《急诊危重病学(第2版)》总结了很多诊疗流程,可以帮助医师快:速做出临床决策;包含大量彩色插图,清楚地显示解剖结构,展示技术细节。
主要内容包括:
气道管理和机械通气
肺部疾病
心血管疾病
胃肠道和肾部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血液和内分泌疾病
感染性疾病
中*
重症医学超声
其他(包括营养支持、临终关怀、液体管理等)
作者简介
郑亚安,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院崇礼院区副院长。
从事急诊医学临床T作30年,在急危重症领域有着广泛的实践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心肺复苏、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重症感染、呼吸衰竭、休克、中*等急危重症的抢救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诸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在心肺复苏后目标温度管理和体外生命支持等前沿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以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著20篇,SCI收录文章5篇。副主编急诊专业论著4部,参编急诊专业论著10部,主译《牛津临床急诊手册》和《牛津突发事件与急症手册》。
主要学术兼职: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
北京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医院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急诊医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巾华急诊医学杂志编委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编委
中华医药教育协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危重病质量管理学组副组长
马青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急诊科主任。
一直工作在急诊急救线,在急诊重症医学领域不仅有宽厚的理论基础,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危重急症、重症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心脏停搏及骤停后综合征等诊断及治疗。主要研究方向为急诊危重病的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建立、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后综合征、急性心力衰竭、脓*症等。在心肺复苏领域里不断探索创新,率先在国内开展复苏后低温治疗及低温治疗相关临床研究,开发并制订心肺复苏后完整的低温治疗的标准流程,并推广应用,率先在国内开展体外心肺复苏技术并进行相关临床研究,对复苏后心功能、脑功能的评估做了深入的临床研究,编制行业内2个专家共识。主持并参与完成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国际合作项日2项、院重点科研项目2项,自治区支疆项目1项,以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共67篇,其中SCI杂志收录7篇,核心期刊论文41篇,多次在全国急诊学术会议上进行学术发言。主译《急诊医学精要》,参与翻译了《Braunwald心脏病学》《胸痛的快速诊治》《牛津临床急诊手册》。
现兼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急诊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院前急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复苏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美国AHA心血管生命支持培训主任导师;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卒中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系委员;北京医学会灾难医学与心肺复苏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中国医药导报》《海南医学》等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浙江大学学报》《重庆医学》审稿人等。
目
录部分概述重症医学认证的历史和进展
第二部分气道和通气支持第1章困难气道的解决方案第2章围插管期生理学第3章紧急外科气道第4章机械通气第5章气道压力释放通气第6章撤机和拔管第7章无创正压通气第8章危重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第9章体外膜肺氧合
第三部分肺部疾病第10章急性呼吸衰竭第11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第12章重症哮喘和COPD第13章肺栓塞第14章纤维支气管镜
第四部分心血管疾病第15章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灌注监测第16章急性冠脉综合征第17章高血压危象第18章心脏骤停后管理第19章缩血管药物和正性肌力药第20章心脏手术术后管理第21章急诊科的机械循环支持装置治疗第22章心包疾病
第五部分消化系统及肾病第23章消化道出血第24章急性肝衰竭第25章慢性肝衰竭第26章急性胰腺炎第27章酸碱平衡紊乱第28章电解质紊乱第29章急性肾损伤第30章肾替代治疗
第六部分神经及神经外科疾病第31章意识状态的改变第32章急性颅内压增高的管理策略第33章卒中第34章颅内出血第35章创伤性脑损伤第36章脊髓损伤第37章脑死亡
第七部分血液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第38章危重患者输血第39章深静脉血栓第40章高血糖急症第41章重症监护室的血糖管理第42章肾上腺功能不全
第八部分感染性疾病第43章重症疾病中发热的处理第44章危重症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原则第45章脓*症和脓*性休克第46章医院获得性、医疗保健相关性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第47章感染性心内膜炎第48章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
第九部分中*第49章中*的救治第50章危重中*患者第51章对乙酰氨基酚过量第52章水杨酸盐过量
第十部分超声第53章床旁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急诊科的应用第54章超声引导下的重症操作技术第55章容量状态的超声评估第56章肺部超声
第十一部分特殊考虑第57章液体管理第58章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第59章治疗性低温目标温度管理:历史、数据、转化、急诊的应用第60章多系统创伤患者第61章休克的分类第62章儿童注意事项第63章危重患者的转运第64章急诊重症患者的临终关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