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为进一步提高全市院前急救医疗质量,尤其是脑卒中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加强对脑卒中患者抢救的规范性指导,提升院前急救人员综合能力,5月21日,市急救中心组织开展了《脑卒中患者院前院内协同救治流程及规范》专题培训,全市13家急救站主任、护士骨干以及中心调度员30余人参加了培训。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调查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
培训邀请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俐滢进行讲座。“溶栓治疗是目前公认的脑卒中最有效的救治方法,是一级推荐、一类证据最有效的,但有严格的时间窗要求,越早越好!相对于这一类患者,医院1分钟,早治疗1分钟,可能恢复的概率就会大很多。因此,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他们的每一分钟就像金子一样珍贵。”王主任讲道,“为了能最大限度节约广大患者宝贵的救治时间,需要院前急救团队和院内卒中中心团队共同努力,联手打造院前院内无缝衔接协同救治绿色通道,病人一旦确定是脑卒中,立即让患者进入绿色通道,在宝贵的时间窗里给予患者最有效的救治。”
健康科普
1.如何第一时间识别“脑卒中”呢?脑卒中的典型症状仅为头痛、呕吐,很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可以通过“FAST”判断法:
F即face(脸),要求患者笑一下,看看患者嘴歪不歪,脑卒中患者的脸部会出现不对称,患者也无法正常露出微笑;
A即arm(胳膊),要求患者举起双手,看患者是否有肢体麻木无力现象;
S即speech(言语),请患者重复说一句话,看是否言语表达困难或者口齿不清;
T即Time(时间),明确记下发病时间,立即送医。
2.一旦发现患者“中风”了,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发现患者突发急性脑卒中后,要立刻拨打寻求帮助,同时不要放下电话,询问并听从指导进行现场处理。在等待急救车到达的同时,给患者乱吃降压药、不专业的搬运、掐人中或使患者仰面平躺等,都是非常错误的急救方法。
正确的做法是: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前,应平稳放置患者,使其保持安静。避免摇晃、拍打病人,特别是头部。很多患者会感到呼吸困难,需要大口喘气,此时不要掐患者的人中,否则会影响呼吸;患者出现呕吐时,切不可仰面平躺,以防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平卧位会使患者的舌根后坠,堵住嗓子造成窒息。所以,应使患者头偏向一侧或侧卧。
图文:王淑艳编辑:徐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