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中医-中医内求内证实录》
连载(92)
作者:白粹昭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6月
第三章医案杂谈
谈抑郁症治疗(癫与狂)②
我想主要从腹诊和用温阳治疗的方法来说一些观点和临床体会。
第一,腹诊是中医传统诊断方法之一,而中医在临床上已很少应用,几乎已淹没于现代西医学的腹部触诊。当我们去触摸腹部时,头脑中想象的多是具体的内部器官,而缺少的是经络和气的观念。
中医四诊有:望、闻、问、切。腹诊属于按诊的范畴,是切的重要组成部分。《素问?调经论》曰:“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灵枢?水胀》曰:“以手按其腹,虽手而起,如裹水之状。”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更多腹诊的论述。
《通俗伤寒论按胸腹》:“《内经》曰:‘胸腹者,脏腑之郭也’……故胸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源,若欲知脏腑如何,则莫如按胸腹,名曰腹诊。”而腹诊从哪里入手呢?我们看《厘正按摩要术》中的一段话,“诊腹之要,以脐为先。人身之有脐,犹天之有北辰也。故名天枢,又曰神阙,是神气之穴,为保生之根。徐按之而有力,气应手者,内有神气之守也。若按之而气不应者,其守失常也(《阳山》)”。肚脐很重要,是人在出生前和母体沟通最重要的通路。有一个先天的生物气场在这里,是身体机能优劣重要的体现部位。
在临床中,做腹诊,中年人,十之六七,肚脐四周会有痛点。而从心口到肚脐,有痞结者,尤其接近心口有痞结者,多会有情志的问题了。这个痞,《说文解字》说:“痞,痛也。”而《伤寒论》条曰:“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伤寒论》中的痞,或指自觉症状,即窒塞感。或指腹内的肿块,即痞块,这是体征。此外,痞也指气机阻滞不通的病机。结,是凝聚的意思,可理解为有重压感,如有物结聚于里。
年4月,为一大姐做腹诊,肚脐左侧有痛,在心口下有四指长,米粒大小宽的条索状物。我对她说,你心中有抑郁的感受啊。大姐对答:“自从我儿子死了,我一直不愉快。你倒是第一个说我抑郁的医生。”为其针,取上脘穴,本来还欲取肓俞穴。这大姐呼道,够了,够了。已经满腹都是得气的针感。这是个对经络和气极其敏感的人。她是这一段时间门诊,留针候气,用穴最少的患者。针毕,周身舒畅自然许多。
年夏天,有亲戚的男孩子求诊,是个中学生。在学校和同学闹矛盾,之后出现精神抑郁的症状,整日呆滞,常喜闷睡,不与人接触,有时又行为叛逆。为其诊,舌苔白腻,脉象细滑。触摸其胸腹,汗渍滑湿。手在腹部略停,肤肌寒湿。我用一小型的红外线热疗仪为其照射腹部,虽在盛夏,却诉说很是舒适。
《难经》曰:“重阴者癫,重阳者狂。”《金匮》曰:“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我们在临床中,可以体会抑郁症的患者,病前在性格和体质上多见阳虚的征象。而抑郁症患者,在看中医前,多数已接受了西医药物治疗。有些狂躁者多次用电休克的治疗。西医抗抑郁的药物,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人体的影响,用中医的语言讲,多是损伤人体的阳气。而电休克,也是一样。《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损伤了这个阳气,由狂至癫。北方俗语,癫是文疯子,狂是武疯子。武疯子被治成文疯子,由阳证转为阴证,其实更难恢复正常了!
第二,在临床中,我们用理气开郁,化痰散结,效果并不理想。再者,用了西药、西医电击之后的郁证已非昨日之郁证了。在临床上我们用温潜的路子,往往会有较为满意的疗效。师法民国祝菊味先生,用四逆汤(附、草、姜)加灵磁石、龙骨、牡蛎等诸药,引温暖药达到下焦,追复散之元阳,滋不足之真阴。
再用针灸,来调节冲任两脉。针刺取任脉膻中至关元诸穴,取冲脉肓俞、天枢及带脉穴;轮换用艾灸法温通。冲任气脉开了,四逆汤纳下更为便捷。
这只是一点粗浅心得,下面还会举病例来说明。
特别提示
文中所有处方及剂量均为在行医中针对不同病患辩证后开具,请勿盲目使用!
往期连载
白粹昭《纯粹中医》连载(91)-谈抑郁症诊疗(1)
白粹昭《纯粹中医》连载(90)-老年脑血管病一例
白粹昭《纯粹中医》连载(89)-仲冬医话3
白粹昭《纯粹中医》连载(88)-仲冬医话2
白粹昭《纯粹中医》连载(87)-仲冬医话1
白粹昭《纯粹中医》连载(86)-过敏性鼻炎5
白粹昭《纯粹中医》连载(85)-过敏性鼻炎4
白粹昭《纯粹中医》连载(84)-过敏性鼻炎3
白粹昭《纯粹中医》连载(83)-过敏性鼻炎2
白粹昭《纯粹中医》连载(82)-过敏性鼻炎1
白粹昭《纯粹中医》连载(81)-粉刺与痤疮(续)
白粹昭《纯粹中医》往期连载61-80
白粹昭《纯粹中医》往期连载41-60
《纯粹中医》连载21-40
《纯粹中医》往期连载1-20
预约挂号复诊等事项请长按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