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世界睡眠日
“规律睡眠,健康未来”
李女士两个月前由于陪护生病的儿子,经常紧张不安,担心害怕,主要是担心儿子的病治不好,担心以后的日子怎么过等,日夜思虑,导致失眠难安,从每晚只睡4—5个小时,到后来整夜睡不安生,人也焦虑不安,情绪烦躁,经常哭泣,越来越憔悴,就诊中,李女士主诉是“睡不好觉而心烦,只要让我能睡好了,一切就都能好了”。最终,李女士被确诊为焦虑障碍,经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干预等,恢复健康。
失眠VS焦虑
失眠和焦虑,在临床上联系非常密切。据调查:以“失眠”为主诉就诊的患者,90%左右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较严重者一般会达到广泛性焦虑症或其他焦虑症的诊断标准。以焦虑、紧张、担心甚至恐惧等焦虑症状为主诉就诊的患者,存在失眠症状的比例可能不低于80%,入睡困难是焦虑患者共病失眠最常见的形式。
关于失眠和焦虑,临床实践中经常会有患者提出这样的问题:
我得的病究竟是失眠还是焦虑症?
是失眠引起了焦虑,还是焦虑导致了失眠?
失眠和焦虑是一回事还是两种病?
。。。。。。
焦虑
焦虑的主观体验是紧张、焦虑和担心,可以是对许多事件或活动(如工作或学习)存在明显超出一般人可能出现的紧张、担心,也可以是没有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指向的恐惧(惶恐不安、提心吊胆,似乎大难就要临头)。
失眠
在以失眠为主诉就诊的患者中常见的表述有:难以入睡或易醒,或不能得到安稳而满意的睡眠,部分患者还会报告心情紧张、忐忑不安、难以放松、注意力难以集中或头脑空空、烦躁易怒或容易疲倦等。
失眠共病焦虑
对主诉为“失眠”的患者,焦虑的识别和处理是治疗成功的一个关键点。对于失眠与焦虑共病的患者,治疗方式是综合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其中心理治疗是基础,包括关于睡眠知识、睡眠卫生习惯的健康教育;认知行为治疗疗效肯定,长期维持治疗更有效。药物治疗亦合理有效。
药物如何选择
有些患者,不经医生确诊,只愿买些镇静催眠药服用,殊不知,镇静催眠药改善睡眠的作用强度有限,而且常有耐受性问题出现,更有,同一种药物连续服用在一周内疗效就出现下降。并且对失眠患者常见的焦虑、抑郁情绪也没有疗效。因此,建议您,若有失眠问题,请及时就诊,让医生根据您失眠的原因,判断是心理问题,躯体问题,还是其他问题引起的。规范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案,从而使治疗效果实现“最优化”。
健康睡眠、健康心身;健康问题无小事,准确识别方能取得最好的疗效。
一起加油吧!
审核|王学义、张振兰
内容|张振兰
编辑|张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