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休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这个潘家人太牛了,给周总理开过三次药方
TUhjnbcbe - 2021/4/8 17:41:00
北京最权威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他从一个放牛娃走向国际,他给周总理开过三次药方,最先提出“扶正培本”的治癌理论,他是中西医相结合治疗肿瘤的开拓者之一,他创造了许多个“第一”。他研制了许多治癌新药,治疗过无数癌症患者,而他自己一生也患过数种癌症。今日,本报继续推出“走近南安历史名人”系列报道之潘明继,带你品读这位治癌专家一生传奇的故事。人物简介
  潘明继(公元-年),南安乐峰镇人,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肿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成果评审鉴定专家、福建中医学院教授、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时空透视研制新药著作颇丰


  潘明继一天只睡4个小时,有朋友分析,他比常人多活了40年,那么他多出的40年除了看病救人外还用来干什么呢?


  在理论研究上,潘明继一生著作颇丰,出版著作18部,独立完成了《怎样自我发现癌症》、协作完成11部作品。除此之外,潘明继多年来还在国内外发表了多篇医学论文,对中外医学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理论付诸实践,潘明继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与理论研究,研制了几种新药,对后来癌症患者的治疗起到很大的作用,也为医学界打开了光明道路。其中,潘明继研制出的用于治疗髓系白血病及其他肿瘤的新药“三尖杉酯碱”成为我国首次自主研究载入国际药学史册的抗癌良药。年还荣获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


  而治疗各种中晚期癌症痛苦综合征的“志苓胶囊”是当前国际上唯一能够全面缓解中晚期癌症痛苦综合征的良药。“消炎益肝片”也是潘明继最先研制出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良药,目前还在广泛使用。 53年坚持回乡义诊
  每年春节,四面八方的乡民总会聚集到湖内村,原来是他们的“亲人”潘明继回来了,队伍排得见不到尾,有的是来看病的,有的只是单纯来亲眼看见这位“克癌圣斗士”的。
  从年,潘明继带着新婚妻子回乡为乡民把脉开始,他们就下定决心要为穷苦的乡民做些什么。于是每年春节,潘明继夫妇都会回乡义诊,一做就是53年,而义诊的团队也越来越庞大,潘明继培养了一批学医的子侄都加入了这个队伍,如今求诊者一年比一年多,潘明继生前总是嘱咐几个孩子,一定要把义诊坚持下去。
  明英苑还没建成前,每年的义诊都在故居进行。潘远志回忆起从小跟着父母回乡义诊,“当时人太多都把我家的门槛踏坏了,我根本挤不进去看父亲义诊。后来我终于可以坐在父亲旁边参与义诊了”。
  潘明继心系病人,到哪里都带着听诊器,为了更好地了解病人,他还建立了3万份家庭病历档案,还经常外出讲学、讲座,将高尚的医德、精深的医学发扬广大。记者目击明英水泥路:捐出积蓄为家乡修路建校


  驱车前往南安乐峰镇湖内村,在路边你就能看到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明英水泥路”,这是潘明继先生在年捐资20万元修建的。这条水泥路,长1.2公里,宽4米,蜿蜒穿过大半个村子。据湖内村*支部书记潘建华介绍,当时这里的道路泥泞不堪,自从修建了水泥路,车辆、村民来去自由了,而水泥路两旁也迅速建起了一座座新房,一时间,湖内村也跟着风风火火起来了。


  “潘明继行医救人家喻户晓,但他默默为家乡为后人做的慈善却很少人知道。”潘建华告诉记者,除了水泥路外,潘明继还为村里兴建过一所湖内小学,为孩子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而为了发扬孔子“学而不厌,诲而不倦”的学风,他还为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捐赠孔子塑像。“潘明继一家虽不算很富有,但他当时却拿出自己的稿费和所有积蓄为家乡做这么多事,让我们都很感动。”故居:这里曾经住了10多户宗亲


  沿着明英水泥路继续往前,路边的鸡鸭悠闲散着步,村民们也正忙着摘菜喂猪,一路上的人们淳朴而又热情。这时,一座修葺庄重的“潘氏植材宗祠”映入记者眼帘,这是潘明继夫妇与子侄将破旧失修的祖屋修建成宗祠,以便于村民缅怀祖宗,纪念先人。


  “当时这里住了10多户人家,爷爷一家人就住在左边第一间,父亲常常忆苦思甜,以身作则教育我们。”潘明继的儿子潘远志说,父亲从小就是个懂事的孩子,帮家里放牛,晚上还得做米粉,后来说服了爷爷让他念书。可是每次做完米粉后总是很晚,他便央求爷爷把油灯借他学习一会。有一次,父亲不小心看书到油灯燃尽,怕被爷爷骂,于是偷偷往油灯里加了水。


  “父亲出生的时候,算命先生说他命中注定大富大贵,但命太硬,需要‘过房、男扮女装、认乞丐菩萨为父’。”潘远志告诉记者,所以父亲从小就和女孩子一样戴着耳环,见到乞丐就热情地引进家里跪拜,看见菩萨就跪地认父。直到读书后,父亲意识到这是一种迷信,才说服爷爷奶奶把这件事忘了。螃蟹沙发:背后隐藏廉洁行医故事


  在明英苑大厅正中央,有几只精致的“螃蟹”特别引人注意。只见四把红木螃蟹沙发和一张红木螃蟹茶几陈设其中,显得十分华丽。据乐峰镇宣委李志榕介绍,这是由生长千年以上没有烂心和污点的红木古树,截成5段雕刻而成。而关于这套红木沙发,其实还有段感人的故事。


  东南亚有位老华侨得了直肠癌,在北京经过手术后仍不见好转,受病痛折磨十分难受。后来,他来到福建休养时受一位官员引荐,潘明继亲自上门就诊,给他手术后并配合他的新药志苓胶囊的服用,几个月后便康复如常。为了报答潘明继,老华侨托秘书送来一封感谢信,里面还有一张支票,潘明继认为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不能破坏一生行医的医德和准则,坚决退回,老华侨与潘明继聊天得知,螃蟹与癌同一个英文,于是他默默决定要送给潘明继一个独特的礼物,于是在年明英苑落成时,这套“螃蟹”沙发便偷偷运回了福建,摆进了大厅,象征着这位“克癌圣斗士”一生的贡献。


  “这样的故事其实还有很多。潘明继还救活过一个日本的垂死官员,几年后日本国会女议员还亲自来到明英苑,向潘明继赠送了象征两国友谊的20株樱花树,一行人还举行了种植仪式,亲手种在了绿化广场。”李志榕说。义诊所:潘家*每年回乡义诊


  明英苑的管理人员老郑听说记者要来采访,十分热情地带领记者参观了潘明继曾经义诊的地方。“在当时,拥挤的人群根本看不到房间。”老郑指着几间房间告诉记者,这便是当年潘明继义诊的义诊所。据老郑回忆,当年他的妻子曾经得癌大量出血,一度休克过去十分危险,正是潘明继果断给出治疗建议才救回了妻子的命。“如果再晚5分钟就救不了,我一直很感谢潘先生,我也想一直守护这里,将他的故事和精神传播出去。”老郑感慨道,屋内陈设十分简单,只有简单的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和一张整洁的床,潘明继就是在这里为一个又一个患者把脉开方。


  一生为患者抗癌治病,而潘明继自己也患过多种癌症。潘远志告诉记者,潘明继得过肠癌、肺癌、肝硬化等多种癌症,而每次手术医院上班。“父亲曾说,病人要有一种与癌、瘤共存的理念,把它当成一种慢性病,慢慢去了解它,接触它,适应它,这样才能战胜它。”潘远志说,面对癌症,大量化疗、手术,这样治疗过度对身体是有害的。潘明继不但为病人抗癌,也与自己身体的癌作斗争。他一生把大多的时间奉献给了病人,用自己的精神意志战胜病魔。

来源:海丝商报

潘姓网-宗亲寻根寻亲信息更新发布!

留美博士潘锦功,研制“发电玻璃”美国高新挽留,毅然选择回国

广州发现一座“荒坟”被盗,墓主是清朝高官,家里更是清朝首富

更多资讯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个潘家人太牛了,给周总理开过三次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