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休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流行性出血热,老鼠惹的祸,并非鼠疫
TUhjnbcbe - 2021/2/22 20:39:00
导语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跟老鼠有关,很多人自然的联想到了“鼠疫”。事实上年,北京的一例出血热病例也曾被传为鼠疫。但是出血热不是鼠疫。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汉坦病*)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跟老鼠有关,很多人自然的联想到了“鼠疫”。事实上年,北京的一例出血热病例也曾被传为鼠疫。

出血热不是鼠疫

虽然都是由老鼠传播,但是流行性出血热并不是鼠疫。实际上,出血热是医学上对一系列由病*引起的,有发热和出血症状的疾病的统称,一共有十几种之多。我国已知只有三种病*引起的出血热,而其中又以汉坦病*(Hantavirus)引起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HFRS)为最多。因此,流行性出血热一般指的就是HFRS,是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

而鼠疫则是由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iapestis)引起的,是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它的烈性程度和死亡率远超过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曾经很凶猛

从历史上来看,流行性出血热虽然不及鼠疫、疟疾等传统传染病名头响,但它的危害也同样不能忽视。据统计,从年到年,58年里我国共发生流行性出血热1,,6例,造成46,47人死亡。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流行性出血热曾一度发生过大爆发,比如年,我国共报道了,例,是58年中最多的一年。科学家推测,这可能跟改革开放后大规模的工农业和城市基础建设导致人鼠接触机会增多有关。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率一直呈下降趋势,年全国的发病数是例,死亡数为人。这可能要归功于日益改善的居住环境。

如何防治?

流行性出血热与老鼠的活动直接相关。因此,灭鼠控鼠是应对流行性出血热的根本之策。

该病的主要潜在病患是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3-5倍)、青壮年(儿童和老年甚少发病)和农牧民,也就是那些更容易接触到鼠类的人群。大多数出血热疫情也发生在郊区农村,而并非城市。

这种病还有着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秋末至春初是发病的高峰期。这是因为这个时候不管是农田野鼠还是城市家鼠,在野外缺少食物的情况下都会更多地进入人类居民区,与人类发生接触。

本病治疗以综合疗法为主,早期应用抗病*治疗,中晚期则针对病理生理进行对症治疗。“三早二就”仍然是本病治疗原则,即早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和就近治疗。治疗中要注意防治休克、肾衰竭和出血。

目前我国研制的沙鼠肾细胞灭活疫苗(I型),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Ⅱ型)和乳鼠脑纯化汉滩病*灭活疫苗(I型),已在流行区使用,有88%~94%能产生中和抗体,但持续3~6个月后明显下降,1年后需加强注射。有发热、严重疾病和过敏者禁用。关于重组疫苗、沙鼠肾原代细胞培养的HFRS双价疫苗、减*活疫苗、重组痘苗疫苗(VACV)、基因工程疫苗和DNA疫苗等国内外正在研究中。

参考文献:

[1]临床诊疗指南——传染病学分册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年版)

[]刘怀文我国流行性出血热的概况《医药产业资讯》年7月第3卷第1期

[4]Yong-ZhenZhang,YangZou,ZhenF.Fu,andAlexanderPlyusnin.HantavirusInfectionsinHumansandAnimals,China.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Vol.16,No.8,August

[5]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的年国家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流行性出血热,老鼠惹的祸,并非鼠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