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压监测是指利用气囊导管经外周静脉插入心脏右心系统和肺动脉进行心脏及肺血管压力以及心排血量等参数测定的方法。
1.适应症
(1)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或疑有心泵衰竭者,心源性休克或低血压疑有血容量不足患者。
(2)心脏外科术后监测。
(3)其他各科危重患者需了解其血流动力学变化。
(4)观察药物对急、慢性心功能治疗的血流动力学效应。
2.术前准备
(1)导管配件准备:各种监测系统均备有与之相配的压力传感器及其他配件,漂浮导管置入前,需认真检查及准备齐全。
(2)患者的准备:应先与患者交谈,以减少压力及取得其配合。根据穿刺部位做好皮肤准备,剃去毛发及清洗局部皮肤。常用穿刺法有大静脉穿刺法、锁骨下穿刺法、颈内静脉穿刺法及股静脉穿刺法。
(3)漂浮导管置入前处理:先检查气囊是否漏气或偏移及其回缩性能,然后抽空气囊内气体使其内成负压。
3.漂浮导管置入术中监测
(1)协助医生进行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2)当导管置入45cm时,准确向球囊内注入1.2ml气体使之充盈。
(3)在导管置入过程中,密切监测心电图形及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心律,应及时与医生联系,给予处理。
(4)协助医生作心排血量测定。
(5)严密观察心脏与肺血管各部的压力变化,并准确记录。
4.漂浮导管置入后护理
(1)持续心电监测和严密监测心律变化。
(2)正确掌握测压要点:①换能装置于正确位置及每次测压前要校正零;②根据病情变化及时测定各项压力指数;③注意导管位置,气囊充气时向前嵌入,放气后又可退回原处;④及时纠正会影响压力测定的因素;⑤保持监测管腔的通畅。
(3)并发症及其监测:
①静脉损伤:多见于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与腔静脉交界处,局部可发生血肿或静脉血栓;
②导管打结:导管缠绕心内结构可造成组织损伤,如已打结,则需在×线透视下操作使导管系统松解;
③气囊破裂:导管放置时间过久以致气囊老化,注入过量气体使气囊过度膨胀也易造成气囊破裂,术前应仔细检查气囊,勿过量充气;
④心律失常:导管通过左心室时由于导管尖端刺激室壁,可发生心律失常,常见为室性期前收缩、室速等,还可能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如原有左束支阻滞者,则有可能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应立即退出导管或预备临时心脏起搏器备用;
⑤血栓形成及肺梗死:血栓形成可发生在导管周围并堵塞静脉,亦可发生在深静脉或上腔静脉内,当静脉栓子脱落进入肺循环或因导管持久嵌入肺小动脉,均有可能堵塞肺动脉而引发肺梗死;
⑥肺出血:由于肺梗死或肺动脉损伤所致,严重者可造成大咯血及肺动脉假性动脉瘤;
⑦心内膜炎;
⑧静脉炎;
⑨感染。
敬请广大医护同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