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这句话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A.启发诱导B.因材施教C.有教无类D.诲人不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对象上,孔子提倡“有教无类”、“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指的是只要是主动给我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物的,我从没有不给予教诲的。这打破了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贫民。因此,本题选C。
2.小学教育要抓住儿童发展的“关键期”,这是由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又称为不均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期。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我们的教育启示是抓住关键期,因此,本题选C。
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宗迪恩会议上提出:“每一个人——无论他是儿童、青年还是成人——都应能获益于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这是提倡教育应具有()
A.全面性B.全民性C.基础性D.义务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发展基本形态。教育的全民化即所有人受教育,特别是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所有中青年都脱盲。因此,本题选B。
4.年颁布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纲》明确提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核心是()
A.公民教育B.宪法教育C.纪律教育D.核心价值观教育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其它法律法规。《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纲》指导思想明确提出: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心,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B项当选。
5.做“好老师”应具有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特质,这是由于下列哪位*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
A.邓小平B.江泽民C.胡锦涛D.习近平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素养。习总书记曾提出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因此,本题选D。
ABC项:为干扰项,排除。
综上,本题选D。
6.在设计教育调查问卷时,应避免将权威论断,个人观点包含在问题之中。这体现的问卷设计原则是()
A.面向对象B.价值中立C.语句简洁D.避免社会认可效应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问卷中在设计问题时要保持价值中立原则,即问题要公正客观,不能有暗示性,主观性,不能将个人观点隐含在其中。题干描述就是价值中立原则的表现,B项正确。
7.小学生疾跑后不能立刻站立不动或坐下,须继续慢跑一会儿,主要原因是()
A.防止低血糖晕倒B.有利于氧气债的偿还C.防止重力性休克D.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
答案:C
解析:疾跑后不能立即站立不动,而应继续慢跑并调整呼吸,然后再停下来,以防发生重力性休克。重力性休克是当运动者突然终止运动时,肌肉的收缩作用骤然停止,使大量血液聚积在下肢,造成循环血量明显减少,血压下降,心跳加快而心搏出量减少,脑供血急剧减少而造成晕厥。因此疾跑后不能立即站立不动,需继续慢跑,防止重力性休克。本题正确项是C。
8.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若要求学生完成较容易的学习任务,教师应使其学习动机强度控制在()
A.较高水平B.较低水平C.中等水平D.任意水平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其中,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此外,动机的最佳水平还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一些;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一些。题干中,当完成较容易的任务时,应将心理紧张程度控制在较高水平。A项正确。
9.小学生在背诵一篇较长课文时,往往中间部分比开头和末尾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因为记忆受到了()
A.前摄抑制B.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C.倒摄抑制D.倒摄抑制和干扰抑制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记忆的理论。干扰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并未衰退,这种学说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其中,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来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倒摄抑制是指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题干中的开头和结尾比较好,中间遗忘最多是遗忘中的“系列位置效应”,这种现象就是中间部分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双重抑制的结果。B项正确。
10.划分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的主要依据是
A.学生是否主动学习B.学习目的是否为解决问题
C.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D.学习内容是否由学生发现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就是学习者并没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死记硬背。有意义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即理解性的学习。故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即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C项正确。
1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得到教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