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休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ACPS电休克治疗抑郁前后的脑变化
TUhjnbcbe - 2021/1/7 18:36:00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专业         http://pf.39.net/bdfyy/bdfzj/
ECT可导致参与情感调节的脑结构的重构,但这一变化与临床应答并不直接相关;ECT并未改变脑代谢物水平;研究未发现海马神经生长在ECT前后发生改变的标记。

电休克(ECT)用于治疗精神障碍已有超过70年的历史;其中,该手段治疗内源性及精神病性抑郁的疗效优于其他所有治疗方式,缓解率高达80-95%。然而,其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一项7月3日在线发表于《斯堪的纳维亚精神病学学报》的研究中,研究者对ECT治疗严重抑郁前后患者的脑区体积、弥散性及代谢改变进行了探讨。

本项研究由丹麦哥本哈根精神病学中心的A.Jorgensen等开展,旨在使用结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及质子磁共振光谱法测定ECT对抑郁患者海马的影响,其他感兴趣的脑区包括杏仁核、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LPFC)、眶额皮质及下丘脑。此外,研究者还将临床转归与患者对ECT的反应及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所纳入的19名受试者年龄18-70岁,均为满足ICD-10中严重单相或双相抑郁诊断标准的患者。受试者每周接受3次ECT治疗,主要为双颞侧电极放置,若出现严重认知副作用可改为右单侧(RUL)。受试者分别于ECT之前(timepoint1,TP1)、ECT1周后(TP2)、ECT4周后(TP3)接受了3T磁共振扫描。

结果显示:

★脑体积方面,受试者海马及杏仁核体积在TP2出现了显著增加,且在TP3继续增加;DLPFC体积在TP2出现一过性下降;

★DTI显示,海马各向异性(FA)及平均弥散性(MD)在TP2出现了下降;研究者认为,FA下降反映了突触形成的增加及树突分支,而MD的下降则提示海马体积的增加并非单纯由于局部水肿所致;

★研究者并未发现脑内代谢物浓度在ECT前后的改变,也未发现可反映ECT所诱导的神经发生的光谱特征;

★上述所有脑影像学测量指标均与临床应答无关。

本项研究的局限之处包括:

★ECT治疗期间,患者所使用的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去甲替林、文拉法辛等)的持续效应并未排除在外;

★未设立仅使用抗抑郁药的对照组。

尽管存在上述局限之处,但研究者仍有理由认为,该研究发现ECT可导致涉及情感调节的脑区的重构,但由于其与抗抑郁效应并无相关性,这一重构似乎并非ECT抗抑郁效应的直接潜在机制。

文献索引:JorgensenAetal.Regionalbrainvolumes,diffusivity,andmetabolitechangesafterelectroconvulsivetherapyforseveredepression.ActaPsychiatrScand.Jul3.doi:10./acps..[Epubaheadofprint]

医脉通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ACPS电休克治疗抑郁前后的脑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