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休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诊疗常规儿童低血容量休克的急救
TUhjnbcbe - 2020/11/30 12:20:00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好不好 http://m.39.net/pf/a_4635619.html

喵~

o(=·ω·=)m

听说好文跟好音乐更配哟

如果您有想听的歌曲

可以后台给我们留言哈

儿童低血容量休克的急救

各种原因引起血容量急剧减少,导致循环衰竭,称为低血容量性休克。

1

1.大量体液丢失

频繁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第三间隙液体增多等。

2.大量失血

(1)创伤:导致大量外出血、腹腔实质脏器破裂导致腹腔大量出血、胸腔大量出血。

(2)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大出血常见于溃疡病、门脉高压,下消化道大出血常见于梅克尔憩室。

(3)大咯血:常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

(4)凝血机制障碍:可在无创伤或轻微创伤后出现大量出血。

2

1.原发病表现

依原发病而异,如腹泻、呕吐、大量失血等。大量出血时依出血部位不同有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

2.休克表现

意识障碍,皮肤黏膜干燥,四肢厥冷,出冷汗,脉搏细弱,少尿或无尿,血压下降。

3

1.血常规及血型检查失血时血红蛋白降低。由大量出血引起者应验血型并准备做交叉配血实验,准备输血。

2.血气分析多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提示组织缺氧。

3.心肌酶、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有利于了解各重要脏器功能状态。

4.血乳酸增高提示组织缺氧。

5.凝血功能检查可发现凝血异常。

6.影像学检查超声有助发现腹腔、胸腔出血。胸片可发现胸腔积液等表现。

4

有大量出血或体液丢失伴休克则可诊断。应与其他原因所致休克相鉴别,见脓*性休克诊疗常规。

5

1.扩容、恢复血容量

(1)迅速建立静脉或骨髓输液通道。

(2)晶体液:首剂常用生理盐水20ml/kg,5~10分钟静脉推注,若循环无明显改善,可再给予第2剂、第3剂,每次20ml/kg。重度脱水者可能需60ml/kg或更多,至灌注改善或出现液量过多表现,如肺部新出现的湿啰音、肝大。输注晶体液过程中,应根据休克纠正情况、血气和生化检查结果,及时调整输液的性质和速度。

(3)大出血引起的失血性休克,应在输注晶体液后尽快输注红细胞混悬液或全血,全血优于红细胞混悬液。剂量根据出血量和血红蛋白浓度决定,血红蛋白浓度的目标值为>70g/L。

2.止血治疗

(1)大咯血:垂体后叶素0.~0.01U/(kg·min)持续静脉滴注,或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药。

(2)消化道大出血:上消化道大出血常由溃疡病或门脉高压引起,常用药物见表1。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可采用内镜下止血治疗。下消化道出血以梅克尔憩室最常见,也可使用抑酸剂治疗,但多需尽快手术。

(3)创伤出血:四肢或体表出血可首先压迫止血,然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手术。腹腔或胸腔出血应及时手术止血。

(4)凝血功能障碍:明确凝血因子缺乏者补充相应凝血因子,未明确者输注新鲜冷冻血浆。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无力症者输注血小板。

(5)一般止血药物的应用:严重出血时单用一般止血药物效果常不明显,必须在上述针对病因的止血措施的同时使用。如立止血(静注、肌注或皮下注射,也可用于局部止血:儿童1/4~1/3支),酚磺乙胺(口服:小儿每次0.25g,每天3次。肌注或静注:每次0.~0.25g,每天2~3次。静注时以5%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

3.血管活性药物严重低血压和重要脏器灌注不良者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4.生命体征监测呼吸、心率、血压以及出入量等。

5.并发症的治疗对于并发的代谢性酸中*、脑水肿等给予相应治疗。

图文改编自:

《医院诊疗常规——急诊与危重症诊疗常规》

更多精彩尽在

医院诊疗常规丛书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购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诊疗常规儿童低血容量休克的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