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休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致敬辽宁科技人丨学会休克与脓毒症专委会副
TUhjnbcbe - 2020/11/23 3:42:00
白癜风医院美丽*皮肤行动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049016.html

冯伟:累的尽头是新的生命和畅快的呼吸

冯伟医院重症医学科兼急诊科主任,是辽宁首批支援武汉医疗队重症组组长。

技艺精湛、勇挑重担。从年SARS疫情时勇挑重担的发热门诊主任、年带头组建重症医学科、年兼任急诊科主任、医院快速反应小组(RRT)组长,到如今化身守护疫区重患的尖兵,几十年来,冯伟总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一个。

在抗疫一线,担任重症救护的医护人员就像尖刀战士,担子重、时间紧、风险大。自1月28日医院ICU后,冯伟和59名队友就进入到超负荷的工作状态,早上7点离开驻地,8点接班,晚上6点才回到驻地。

面对命悬一线的危重病人,赢得抢救时间就意味着挽救一条生命。20多天里,为了争取抢救时间,冯伟和队友们一律不吃午饭。期间,冯伟曾经连续加班6天,累了就在凳子上靠一靠。为省下一套防护服,有些队员甚至能坚持10多个小时,脱下防护服后,很多人靴子里都能倒出水来,那是汗水。

冯伟团队支援的医院是该区域唯一一家设有ICU的医院,所以这个区域大部分的重症患者都集中在这里。医院,一下子接诊这么多的重症患者,压力可想而知。辽宁医疗队刚到的时候,这里的医护人员已不堪重负,他们承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从接手的那一刻起,冯伟就马不停蹄地进行队员培训、科室改造、ICU查房、院内会诊,还跟着医生一起倒班。他每天“扎”进隔离病房,身穿防护服不吃不喝围在危重患者床前,早期插管、肺复张、俯卧位,运用自己的知识抢救多名重患。

经过大家共同努力,陆续有患者从ICU里转出,这让冯伟无比开心,一直以来像皮筋一样紧绷着的心有了跃动的弹性。这次驰援武汉他最大愿望和最重要的使命有两个:一个是在疫区不辱使命,完成好救治任务;再有,便是带领辽宁的队员,零感染,安全回家!

2月9日凌晨4点,睡梦中的冯伟被电话铃声震醒,值班医生打来电话,说有病人心脏骤停了。冯伟立即赶到ICU病房,这是一位30岁的患者,病情恶化,出现呼吸衰竭,心跳骤停。心肺复苏30分钟,心电监护上的那道直线终于有了起伏。气管插管,俯卧位通气,肺复张,所有能做的治疗效果均不理想!采用体外膜氧合肺(ECMO),是患者唯一的希望。冯伟紧急联系院长,协调转院救治。当目送前来接收的救护车开走时,冯伟的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10多个小时的生死时速,终于暂时将这名患者从死亡线上抢了回来。

身在千里之外,忙碌之余,冯伟心头还总是惴惴不安。年11月初,他父亲查出肺部肿瘤,来武汉前,陪父亲做了26次放疗,3次化疗,来武汉之后,只能由弟弟陪父亲去做化疗。现在,每当从视频中看到老父亲因疾病折磨而憔悴的面容时,这个勇敢地冲在抗击最前沿的勇士,一次次流下了眼泪……

冯伟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部委联合授予的“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这就是冯伟,几十年来一直冲锋陷阵的共产*员。在前线的每一天,都有亲朋、同事问他累不累,他觉得,如果这种累的尽头等待的是新的生命和畅快的呼吸,那么,这种累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阅读更多致敬辽宁科技人系列:

致敬辽宁科技人丨学会淋巴瘤学组副主任委员曲东霞:她就是人们心中“好医生”的样子

来源:科普辽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致敬辽宁科技人丨学会休克与脓毒症专委会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