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休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防疫科普老年人为何要接种新冠疫苗
TUhjnbcbe - 2025/7/16 11:30:00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治疗费用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etbdf/

随着新冠病毒变异株在全球流行的反复,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不断增大,老年人发生感染的风险也在增加。

老年人为什么要接种新冠疫苗?市疾控中心用以下一组数据做出了详细解析——

以美国不同年龄段的感染、住院、死亡情况为例,根据美国CDC的公开数据,以18-29岁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的住院和死亡风险为基线来比较:50-64岁人群的住院风险提高了4倍、死亡风险提高了30倍;65-74岁人群的住院风险提高了5倍、死亡风险提高了90倍;75-84岁人群的住院风险提高了9倍、死亡风险提高了倍;85岁以上人群的住院风险提高了15倍、死亡风险提高了倍。

各国数据不断证实,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显著高于成年人和儿童。因而,新冠肺炎造成的需要住院的重症和死亡病例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群。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邵一鸣介绍,我国目前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在获得有关机构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前,均开展了包括老年人群在内的全人群的I、II、III期临床试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超大量数据显示出疫苗的安全性很好,在老年人中的副作用还略低于成年人。

在各类疫苗中,我国主打的灭活和重组蛋白疫苗的副作用较低。总体来讲,我国目前接种的主要几种新冠疫苗安全性指标好过平常年份接种的各种疫苗。

在有效性方面,国内外研究数据证明,疫苗在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尤其是重症和死亡方面的作用显著。因此,为了实现既降低感染、又降低死亡,继而保护老年人的整体疫情防控目标,必须补齐当前老年人群疫苗接种率较低的短板,大力提高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率,尽快实现“应接尽接”。

快看!这7个问题有权威答案了

1、为什么要加快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疫苗对老年人的保护效力如何?

加快推进老年人的接种,无论对老年人本人还是对家庭、对社会意义重大。

一方面老年人大多有基础疾病,一旦发生感染,发生重症、死亡的风险远远高于年轻人和儿童。目前全球死亡人数主要集中在70岁以上。从广东、江苏散发疫情以来一些数据分析显示,老年人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后出现重症的风险明显低于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出现重症的感染者90%以上没有接种疫苗。

另一方面,我国60岁以上老人总数达2.64亿人,现在还有20%左右,也就是说有万左右的老人还没有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只有全面提高我国新冠病毒疫苗老年人的接种率才有可能为我国疫情防控赢得主动,赢得时间。

通过两年来对新冠病毒研究发现,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产生的中和抗体水平低于年轻人,而且所有人群在接种新冠疫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和抗体水平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在此,我们不仅呼吁老年朋友们加快疫苗接种,还呼吁老年朋友们适时尽快接种加强针。

2、不少老年人患有基础性疾病,接种新冠疫苗时应注意什么?

第一,老年人接种的时候,如果有基础性疾病,建议在平稳期进行接种,如果拿不准,建议咨询接种医生或者临床医生,评估是否能够接种疫苗。

第二,提前了解接种流程和疫苗相关的知识,提前预约,避免老年人在现场过多等待,引起疲劳、紧张的情况。在接种过程中,建议老年人由家属陪伴做好接种工作,防止在接种过程中,出现一些意外摔倒等情况。

最后,在现场接种之后需留观30分钟。如遇到接种疫苗之后出现不适症状,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时候,建议尽快就医,如果怀疑和疫苗有关系,也要尽快报告。

3、为什么60岁以上人群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更需要新冠疫苗的保护?

感染新冠病毒之后,有一些人会出现重症,有些会出现死亡。导致重症和死亡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年龄,二是基础性疾病。所以,这些人群感染了新冠之后,出现重症、死亡的比例比较高。

我国80岁以上的人群病死率大概是20%,国外在疫情流行期,尤其是早期,病死率更高。而全人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结果分析,大概是2%。所以像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更需要接种疫苗。

另外,我们也知道,老年人感染之后,住院比例还是比较高的,需要抢救的比例也比较高,再就是住院时间比较长,对医疗资源占用也是比较大的。接种疫苗是预防老年人发病最好的办法。

4、为何欧美国家老年人被作为新冠疫苗接种优先群体,但是在我国针对老年人的接种开展相对较晚?

不同国家按照各自疫情发展情况制定了本国的疫苗接种策略。由于境外一些国家疫情较为严重,基于老年人感染后重症和死亡风险高,所以优先为老年人接种疫苗予以保护,接种策略一般是从80岁以上开始接种,然后是70-79岁、60-69岁,再到其他年龄段,同时也会优先考虑感染风险高的医务人员。我国由于整体疫情防控较好,武汉发生疫情后,国内感染风险主要来自于境外输入,所以制定疫苗接种策略时,优先安排高暴露风险人群、重点人群,如海关、边防、民航、医务人员、境外工作人员及其他公共服务人员等,之后才安排18周岁以上包括老年人群,以及18岁以下人群的接种。

相比而言,我国老年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比例较低,部分省市80岁以上老年人群接种率不足30%,70岁以上老年人群接种率不足50%,但其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最高,应加快推进这一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

5、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能不能接种新冠疫苗?接种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第一,老年人接种的时候,如果他有基础性疾病,建议在平稳期进行接种,有些老年人可能也拿不准,这个时候建议他去咨询接种医生或者临床医生,评估是否能够接种疫苗。

第二,因为接种疫苗要到接种点,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提前要了解接种流程和疫苗相关的知识,还要提前预约,以避免老年人在现场过多等待,引起一些其他如疲劳、紧张等情况。在接种过程中,如果有必要的话,建议老年人由家属陪伴,也是防止在接种过程中,出现一些意外摔倒等情况。

最后,老年人在现场接种之后,也要和其他人员一样留观30分钟。如遇到接种疫苗之后出现不适症状,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时候,建议尽快就医。

6、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性如何?不良反应目前是什么样的情况?

目前为止,我国新冠病毒疫苗在境内外60岁以上老人当中的接种数量已经超过了5亿剂次,国外接种年龄最高的,根据我们得到的数据是岁。国内接种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最高年龄者也是岁。疫苗在这5亿多剂次以及在高龄者接种过程中都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而且老年人不良反应略低于成年人。

在各类疫苗中,我国主打的疫苗整体副作用较低。比如接种疫苗后发热的比例大概是17.61/万,一般不需要处理。严重过敏反应低于千万分之一,只要及时处理就没有什么大碍。因此总体来说,我国目前接种几种新冠疫苗安全性的指标好于平常年份接种的各种疫苗。老年人除了曾有过接种疫苗发生过敏性休克或者喉头水肿的情况,以及正在发烧或者处于感染性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之外,均可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7、常年居住在农村地区,基本上不外出的老年人是否有必要接种?

目前新冠病毒传播主要是以人传人的方式。通常情况下,这种疾病在人群聚集情况下更容易发生,强度也会更大一些。但是,传染病的发生需要有传染源,还有传播途径,更重要的是只要有易感人群,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包括偏僻的地方,都会发生传染的情况。一些老年人平常可能在偏远的地区不外出,但是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越来越便利,人员交流越来越频繁,这些偏僻的地区,传染源不一定到不了。一旦到了这些地方的时候,老年人如果没有免疫力,就容易感染疾病。偏僻地区的老年人也是一样,感染之后重症、病死风险还是很高的。所以,对偏僻地区的老年人来说,接种疫苗其实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措施。

在农村尤其是偏僻的农村,医疗救治条件和城市相比可能差一些,这些人群从保护的意义来说,更需要做到位。接种疫苗是最好的保护措施。偏远地区的老年人应该通过接种疫苗这个便利的手段,预防新冠发生,预防重症,减少死亡的风险。

(整理/厦门日报记者陈莼来源/厦门市疾控中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防疫科普老年人为何要接种新冠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