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气炎热,家长们往往会带孩子去游泳解暑,然而越来越多溺水案例为我们每个人都敲响了警钟。
不久前,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对父母带着他们四岁的儿子去游泳,晚上回家后,孩子说他肚子疼,当时父母也没太在意,以为是普通拉肚子,可是没过几天,孩子还出现了上吐下泻,脖子疼,肩膀也疼等症状,医院却已经为时已晚,孩子抢救无效身亡。这就是“干性溺水”的典型事例。
那么什么是“干性溺水”呢?
干性溺水就是上岸以后发生的溺水现象。主要是指身体因受到冷水的刺激,或者过度紧张,惊恐而导致喉头痉挛,结果声门关闭最终造成了暂时性的休克,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
游泳后怎么判断是否干性溺水?
一般情况下,干性溺水”多发生于游泳初学者,尤其是五岁以下孩子身上。
在游泳过程中,这些孩子不会有什么异常,但是随着水不断呛在肺里,肺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在上岸以后若出现不断的咳嗽,呼吸困难,或者极度疲倦,昏昏沉沉的,一直想要睡觉的症状,那么就有能是发生干性溺水了。
因此若孩子出现以下任何一种症状一定要尽快就医:
1、孩子游泳出水后不断咳嗽
2、喘气费力,快速浅呼吸,鼻孔不断翕动,胸部起伏剧烈等呼吸困难表现。
3、表现出很疲倦、嗜睡的状态。
4、健忘、表现异常或有呕吐表现。
当出现“干性溺水”症状,该如何急救?
1、清除口中异物
首先,打开气道,迅速将孩子的头向后仰,清除孩子口鼻里的淤泥、杂草、呕吐将孩子的腹部置于自己屈膝的大腿上,头部向下,正确拍击背部顺畅其呼吸道。
2、立即做心肺复苏
随后立即对孩子进行胸外心肺复苏,每做2次口对口吹气后,立即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
要注意的是,口对口呼吸时吹气量要大,按压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一手掌根部紧贴于胸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按压深度5-13岁3cm,婴、幼儿2cm。
3、及时送医抢救
如果孩子一旦发生了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还是赶快把孩子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让医生做出正确的处理。
“干性溺水”如何预防?
1、做好泳前热身
父母要在孩子下水前要帮孩子做一些热身,以免孩子下水后因为脚部抽筋而引发溺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