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休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犀角地黄汤对大肠杆菌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
TUhjnbcbe - 2025/1/24 23:07: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http://www.znlvye.com/

本实验以大肠杆菌内毒素致家兔温病邪入血分之热瘀气脱证,并采用犀角地黄汤进行治疗,阐明其发挥作用的机制。通过本实验,培养学生制作中医温病模型的思路,锻炼学生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和方法研究传统中医病证模型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把传统的中医理论与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有效结合,阐明传统中医理论的现代生物学内涵。

内毒素是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叫脂多糖。脂多糖对宿主是有毒性的。内毒素只有细菌死亡溶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细胞后才释放出来,所以叫内毒素。其毒性成分主要为类脂质A。内毒素位于细胞壁的最外层,覆盖于细胞壁的黏肽上。各种细菌的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可引起发热、微循环障碍、内毒素休克及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清洁级家兔,体重2~2.5kg。

器材:注射器,家兔固定笼,BL-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血液流变学检测仪。试剂:内毒素,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汤,现选《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方。组成:芍药三分,地黄半斤,丹皮一两,犀角屑(用代用品)一两。上切。以水一升,煮取四升,去滓,温服一升,一日二三次。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主治:热入血分证,热迫血溢证。其主治证候包括:①热扰心神,身热谵语,舌绛起刺,脉细数。②热伤血络,斑色紫黑、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红绛,脉数。③蓄血瘀热,喜妄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方解:本方治证由热毒炽盛于血分所致。心主血,又主神明,热入血分,一则热扰心神,致躁扰昏狂。二则热邪迫血妄行,致使血不循经,溢出脉外而发生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各部位之出血,离经之血留阻体内又可出现发斑、蓄血。三则血分热毒耗伤血中津液,血因津少而浓稠,运行涩滞,渐聚成瘀,故舌紫绛而干。此际不清其热则血不宁,不散其血则瘀不去,不滋其阴则火不熄,正如叶天士所谓“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治当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为法。方用苦咸寒之犀角为君,凉血清心而解热毒,使火平热降,毒解血宁。臣以甘苦寒之生地,凉血滋阴生津,一以助犀角清热凉血,又能止血,一以复已失之阴血。用苦微寒之赤芍与辛苦微寒之丹皮共为佐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可收化斑之功。四药相配,共成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剂。本方配伍特点是凉血与活血散瘀并用,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动血之虑,凉血止血又无冰伏留瘀之弊。

1.试剂的配制 大肠杆菌内毒素使用前以生理盐水配成2g/mL溶液。

2.分组与给药 取体重相近的家兔,称重、编号,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6只。除治疗组灌服临床等效量的犀角地黄汤外,对照组和实验组都灌服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12小时给药1次。

3.模型的制作 实验组每只家兔耳缘静脉注入精制大肠杆菌内毒素(LPS)2g/kg,24小时后再次注入LPS3g/kg,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

4.取材 第二次注射LPS后4小时,对家兔进行心脏采血,进行血生化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检测。采血后处死动物,观察各脏器情况。

5.指标的检测方法

(1)生命体征的监测:BL-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测定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生化指标检测:①凝血功能测定:动物于实验前和第二次注入LPS后4小时心脏穿刺采血,进行血小板计数(BPC)、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定量(FG)、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复钙时间、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test)测定。②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全血比 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计算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记录见表6-7。

(3)病理形态学检查:第二次注LPS后4小时,用空气注入法处死动物,解剖,进行肉眼大体观察,同时取肺、心、肝、脾、肾等脏器,放入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肺、肝、脾、肾行HE染色,心脏行磷钨酸苏木精(PTAH)染色,镜检。

6.数据统计 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

1.-般情况 实验组兔第一次注LPS后,耳充血通红,结膜充血,皮肤、四肢、耳部触之灼热,耸毛,懒动,拒食,口渴,尿赤,多数兔便稀或腹泻,但反应较灵活。第二次注LPS后,耳变苍白,摸之发凉,甚成冰凉,皮肤、四肢不温,结膜变淡,甚至苍白,蜷卧不动,或呈半瘫卧、瘫卧状,尿极赤或呈深褐色,呼吸困难,紫绀,软弱无力,反应迟钝,神志委靡,嗜睡或呈半昏迷状。对照组兔反应灵活,饮食如常,无上述表现。治疗组与实验组比较上述表现有所减轻。

2.生命体征的变化 第一次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LPS后,家兔体温开始上升。第二次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LPS后,家兔体温骤然下降,呼吸脉搏明显增快。

3.生化指标 第二次注入LPS后4小时,实验组BPC减少、FG降低、KPTT及复钙时间延长、3Ptest阳性,与实验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第二次注入LPS后,实验组BPC减少、FG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别有极显著性意义,3Ptest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对上述指标均有改善作用。第二次注LPS后4小时,实验组微血栓高切变速率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降低,与实验前比较,差别均显著,低切变速率下全血黏度有降低趋势;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血沉、血沉方程K增高,与实验前比较差异极显著。对照组除红细胞压积外,其余各项实验前后均无显著差别。第二次注LPS后实验组高切变速率下全血黏度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血沉增快、血沉方程K增加、纤维蛋白原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血浆黏度实验组明显降低,对照组呈增高趋势。治疗组对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具有改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4.病理学观察

(1)大体观察:实验组部分兔皮下腰大肌严重出血,见大片瘀血斑,肺组织广泛瘀血,见灶性、弥漫性出血;肝、脾色紫暗,稍肿胀,肾瘀血,肿胀,肾包膜易剥离,部分肾切面见点状出血灶;心脏切面偶见点状出血。治疗组对上述表现具有改善作用。

(2)镜下观察:实验组动物肺泡壁增厚,肺泡壁毛细血管高度弥漫性瘀血、出血,有少数微血栓。肺泡腔内高度炎性细胞浸润,重度出血,重度浆液渗出,形成多处实变区,见肺水肿,大部分肺泡塌陷,部分肺泡代偿性气肿,肺泡间质静脉血管高度瘀血、出血。见浆液渗出,少数或偶见小静脉混合血栓及纤维素性微血栓。肝小叶内中央静脉、肝窦高度瘀血,重度炎性细胞浸润,见有出血灶。汇管区叶间静脉高度瘀血,或血浆、红细胞、白细胞淤积,偶见混合血栓,小静脉见微血栓形成,汇管区见以白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呈汇管区炎,肝细胞浊肿,胞浆疏松,见点状、灶状坏死。皮质肾小球毛细血管丛高度瘀血,细胞数增多,体积变大,偶见微血栓,皮质和髓质、间质毛细血管及小静脉高度瘀血、出血,见浆液渗出、水肿。心肌间质毛细血管、小静脉高度瘀血,局灶性出血,偶见微血栓。心肌见局灶性坏死,嗜酸性变。脾红髓内血窦、白髓毛细血管高度瘀血,见出血灶,红髓内血窦偶见微血栓。对照组动物脏器组织未见上述病理变化,治疗组动物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轻于实验组。

1.温病卫、气、营、血四阶段的特征临床表现是什么?

2.热入血分证治疗的典型方剂是什么?

3.温病血分证出现的病理学基础是什么?

1
查看完整版本: 犀角地黄汤对大肠杆菌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