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休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90年代,前苏联与东欧各国向市场过渡,那
TUhjnbcbe - 2024/10/31 15:40:00

引言

不少学者认为,计划一市场经济这个概念,容易造成误解,即被当作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混合经济,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运用行政计划调节的一种经济,与过去的传统的计划经济不易划清界限。年3月到5月,又不断讨论向市场经济过渡问题,并决定把“计划一市场经济”改为“可调节的市场经济”。

最后到了年10月,在以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名义公布改革纲领中,取消了“可调节的”这个定语,直接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概念。这个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认为现代市场都可以调节的,如前苏联学者布尼奇提出:“可调节的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个站不住脚的概念。文明世界的市场都是可调节的。”

前苏联从“计划一市场经济”“可调节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三种提法的发展,大体上用了一年的时间。

“除了向市场过渡,别无选择”,这是前苏联与东欧各国的共识。但如何过渡,过渡的步骤、方式、速度及过渡过程中采取的经济政策,是有差别的。现一般归结为两种方式:渐进的和激进的。渐进式的过渡,是一种分阶段的过渡。这主要指逐步放开价格,即自由价格的形成有一个过程,一开始国家采取压缩由国家确定价格范围,经过一定时间后才实行全部放开价格的办法。当然,从采取渐进式过渡国家的改革实践来看,全部放开价格也不是说国家一点也不控制,像能源、主要食品等价格继续由国家控制。

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前苏联、保加利亚采用了这一过渡方式。实行渐进式过,可以保持价格的上涨处于较为稳定状态。如匈牙利,年价格上涨幅度为17%,年为28.9%,年为35%。据预测,匈年价格将上涨20%。正计划放开剩下的几种由政府控制的褐煤、其他燃料及某些商品的价格。之后,所有商品都将在市场上根据供求关系自由形成。

不少人估计,如果匈最后一次放开价格后,物价上涨不是很多,并把年的上涨幅度控制在20%以内得以实现,那么,就可以认为,匈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方式就有可能较为顺利地解决与自由形成市场价格等有关问题,为向市场经济过渡奠定了基础。

激进式的过渡,是一次性的过渡;亦称之谓休克疗法。这主要指一下子几乎放开全部价格。采用这种方式最早的是波兰。~-年,波曾采取不少措施来制止当时出现的像脱野马似的通货膨胀,但都未取得成功。在这之后,オ于年1月1日,决定全部放开价格。当年,价格上涨.7%,休克之后,通膨率月平均为3-5%,年估计在50%以上。

年1月,俄罗斯实行激进式的向市场经济过渡。从1月2日开始,决定一次性向市场经济过渡,大范围的放开价格。到3月底,已有90%的消费品和80%的生产资料价格,不再受国家的行政调控,实行市场价格。对两种不同的过渡方式如何评价,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有人认为,可以作为一门过渡学或改革策略学加以研究。

这里,我提出以下几点不成熟的看法:首先,在这一问题上不能简单地说,前苏联与东欧各国,只能采用渐进的方式向市场经济过渡,渐进的方式一定就比激进方式好。采用哪种方式要根据各国国情。多年来处于负增长的波兰经济,年越过谷底,出现了转机,工业生产开始增长,第二季度为3.3%,7月份为9.6%。物价指数在7月份上升1.4%。这里反映了自年实行休克疗法之后,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出现了转机,开始复苏。

是否也可以说明,激进式的过渡,在波兰有可能获得成效。同时又要指出,即使激进式的过渡在波兰获得成功,也并不等于在俄罗斯也能取得成效。自年初实行休克疗法之后,俄经济日趋恶化,生产滑坡速度在加快,头6个月工业产值下降13.5%,到9月份下降17.6%,全年下降18,8%,国民收入下降20%,国民生产总值下降19%。财政赤字急剧增加,上半年财政赤字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5%,到年底估计要占15——20%。通膨率日益提高,年9月与上年12月相比,消费品价格上涨了12.1倍。年全年的通膨率约为%。

50%居民的收入水平低于最低生活费标准。由于经济状况严重恶化,导致竭力主张激进改革的俄罗斯政府内阁前代总理盖达尔下台。俄各派政治力量围绕今后的经济改革方针正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其次,采用激进式的过渡,都是被迫的,是不得已的。匈是从年起决心转向市场经济,逐步放开价格,到年就可能为向市场经济过渡创造了初步基础,这一共花了四年的时间。

当然,目前它离发育完善的市场体制还有很大距离。但匈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方面毕竟迈出了很大一步,取得了很大进展,即价格基本放开,价格结构有了很大调整,传统的计划体制已打破,市场调节的作用大大提高,市场经济的因素明显增多。所以,我认为,渐进式决不是慢慢来,更不是走走停停,而同样需要迈大步。

第四,人们对激进过渡方式所产生的问题看得比较清楚,如生产下滑速度快,通膨失控,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增加,承担的风险大。但容易忽视渐进过渡方式存在的问题,如过渡时间拖得很长,在较长时间的价格仍不是市场价格,价格仍不能成为衡量经济效率的标准,不利于产权关系的改革,本国价格与国际价格长期脱节。还应指出,渐进的过渡方式,容易把问题与矛盾掩盖起来,使问题越积越多,使改革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五,不论采取哪种方式向市场经济过渡,但主要内容是相同的:一是通过国有企业的非国家化和民营化的种种形式,改变独占的、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建立起多种所有制形式,在此基础上,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二是为了使市场机制在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方面起决定性作用,为此,必须转换经济的运行机制,即由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行政机制转换市场机制;

三是根本改变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方法,即由直接的行政方法的调控改为间接的经济方法的调控。为此,就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四是在形成与培育市场经济的同时,必须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主要措施及其内在矛盾

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方式虽有激进与渐进之分,但从前苏联与东欧各国的实际情况看,都力图迈大步,走快步,因此,在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大体相同的。

放开价格,形成自由价格制度,为建立市场经济例造必要的条件。目前,俄、波、幻、保等一些国家,自由价格已达80——90%,受国家控制的价格大大减少。结果是,长期以来严重扭曲的价格关系有了一定的调整,价格结构日趋合理,供求关系有所改善,财政补贴减少,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开始产生积极形响。

控制财政赤字,紧缩银根。如俄罗斯在大范团放开价格时,实行严格的财政政策,压缩财政开支,主要是减少军费开支、价格补贴及企业亏损补贴,减少由预算拨款的基建投资,大大减少行政机关的管理费用。波兰曾停止对任何政党和团体提供经费,大幅度减少行政开支,压缩基建投资。

俄罗斯一开始还特别注意控制银根,紧缩银行信贷及控制货币发行。规定信贷额的增长速度要符合预计的通货膨胀增长速度和净外汇储备增长速度。提高俄中央银行的信贷利率,放开商业银行利率。通过规定对商业银行储备定额和中央银行贷款限额来控制信贷发放量。规定俄中央银行为预算赤字提供的贷款即透支的数额不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2%。

波兰对中央银行对直接刺激通货膨胀的货币发行,如弥补财政赤字等加以严格控制,另外,还采取提高利率的办法来限制投资与鼓励储蓄,与此同时,对增加市场供应,对资助盈利企业、出口企业和技术更新项目的贷款适当放宽。波实行上述政策,主要是为了在放开价格时,不发生因信贷、财政失控而造成恶性通货膨胀。

结语

控制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在俄罗斯,在放开价格时,一方面为了对居民实行保护措施,宣布取消对个人收入增长的限制,在物质生产部门实行自由工资,提高预算拨款单位职工的工资;另一方面又规定,对预算按款单位职工工资不实行与物价指数挂钩的办法,即不实行指数化。波兰通过征收高额的累进所得税办法,对工资的增长加以抑制。

1
查看完整版本: 90年代,前苏联与东欧各国向市场过渡,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