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休克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天津普遍缺乏卫生超市散装食品难寻保质期
TUhjnbcbe - 2020/7/27 11:06:00

天津:普遍缺乏卫生 超市散装食品难寻保质期


熟肉、豆制品、凉拌菜、速冻饺子 忙碌的都市人越来越依赖这些超市里的散装食品,然而,这些超市散装食品的卫生状况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很多消费者却并不留意。日前,对此进行深入暗访发现,天津市个别超市的散装蜜饯、瓜子、薯片和一些冷冻食品依然 裸 着卖,除此以外,顾客购买时的随手挑选、品尝以及销售散装食品的超市员工着装随意、不洁等问题,均显示超市散装食品依然 欠规矩 。


  《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 直接入口和不需清洗直接加工的食品必须分装出售,销售人员必须持健康证明,操作时必须戴口罩、手套和帽子; 销售的食品必须有防尘材料遮盖,设置隔离设施以确保食品不能被消费者直接触及,并要有禁止消费者触摸的标志; 各种食品的相应位置要固定摆放或悬挂该食品生产厂家的食品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出厂的散装食品必须在标签上标明以下内容:食品名称、配料表、生产者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食用方法、包装规格,经营者必须提供给消费者符合卫生要求的小包装,并保证消费者能够获取符合以上要求的完整标签。 散装食品 身份证 太简单 暗访小组在大沽路、黑牛城道等几家超市走访时发现,其出售的散装食品以及散装冷冻食品的标签上仅标有商品名称、零售价格等寥寥几项,其他项目全部空白,还有相当一部分散装冷冻食品不仅没有任何标签,更没有配料、生产日期、保存期限、生产厂家等详细说明。 在大沽路某超市,腌卤、凉拌菜等食品不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的情况也特别突出,很多竟凭售货员口头保证 绝对是今天的 。在小食品销售区,暗访小组发现,此处的蜜饯、瓜子、薯片裸卖不说,香蕉片、金枪鱼、沙爹牛肉、金提子等散装零食的标签上只有生产日期,没有保质期。问工作人员为何没在这些商品上标注保质期,该超市工作人员含糊地说: 大概是3个月吧。


  在超市出口处,暗访小组对顾客进行随机采访,一名男顾客说: 以前我喜欢买散装水饺,买回家放冰箱里,吃着方便。但有一次吃的竟是发酸的馅儿,大倒胃口。我怀疑散装冷冻食品是把过期的和没过期的混在一起卖,现在再也不买了。 另一位顾客也对散装食品的质量表示怀疑,他举例说散装水饺最便宜时每500g只卖3元钱,比袋装的便宜一倍还多, 估计是要过期了,不然为什么降价促销时从来找不着生产日期呢 。 食品售卖 任挑任选无人管 暗访小组发现在很多超市散装冷冻食品区里没有包装的饺子、汤圆裸露在展柜里任人挑选,顾客伸手就可以用手或用商场提供的工具翻选。卫生部颁布的《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中明确规定:销售的食品必须有防尘材料遮盖,设置隔离设施以确保食品不能被消费者直接触及,并要有禁止消费者触摸的标志。 在黑牛城道的一家大型超市里,暗访小组看到散装香肠、豆腐干等食品被摆放在一个个容器中,却无任何遮盖物。盛放咸菜、蜜饯等食品的器皿虽有盖子,但是盖子要么半遮半掩,要么完全敞着,食品直接暴露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有的顾客在挑选咸菜时边翻边搅,有的甚至用手去捏,而站在一旁的工作人员则对这些 小动作 视而不见,不管不问。 售货人员 装束大都难过关 暗访中,暗访小组发现超市散装食品销售区的工作人员着装也是问题,他们虽说服装统一,但少了关键装束 口罩、手套和帽子。有些人员虽然戴着帽子和手套,但帽子多是个摆设,根本包不住头发。 在中环线某大型超市内,暗访小组看到除了熟食区的工作人员口罩、手套、帽子齐全外,其他散装食品区域根本看不到工作人员戴着这些 装备 。而在一些中小型超市里,甚至连统一的工作服也省了,很多工作人员只穿一个标有超市LOGO的马甲就上岗了。


  三大问题伴随散装食品 为了详细了解散装食品存在的问题,暗访小组通过朋友辗转联系到了一个从事超市管理工作多年的知情人。该知情人告诉暗访小组,其实暗访小组所了解的只是一部分,真正意义上的问题,还需要从二度污染严重、缺乏产品说明、不同品种混淆这3大问题说起。 知情人表示,现在超市中散装食品手污染特别严重,有些产品如蔬菜、鱼类等,购买的人多,很多人伸手挑选,拿起来看看再扔回去,这个过程中就不知道沾染了多少病菌。有些超市的多数散装食品都没有按《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的要求用防尘材料遮盖,直接裸露在空气中,这是遭受严重二度污染的一大隐患。 人们在超市购物的时候,经常会发现在一些超市有的柜台用一张小纸条打印配料表及保质期等简单内容,但生产日期一栏却是空缺,另外很多放置散装食品的筐子上只标明产品品种及价格,而没有产品说明,其配料和生产日期都无从得知。有些超市甚至连生产日期都不标。知情人说这些物品之所以缺乏产品说明,是因为隐藏着一些不能告人的东西,只好使用模糊学的概念来敷衍消费者。 不同品种的散装食品,由于在同一冷柜中装在不同的篮筐中,很容易互相混在一起。同样品牌、不同馅的水饺经常由于顾客的挑选等因素而混淆在一起,很难区分。这是消费者经常遇到的,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如果说有这么一种可能,不同品种的食品在不同日期生产,混在一起销售,那就叫人无法确切知道保质期了。据知情人透露,超市将新旧散装食品 混装 销售是 业内惯例 ,一些同时生产散装和袋装的企业将过了保质期的袋装食品去掉包装当成散装的卖,而在销售环节中对这种违法行为根本无法监控。 相关说法


  散装食品成为投诉热点 据了解,国家商务部委托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我国超市食品安全状况开展调查,并发布了专题报告。报告认为,消费者投诉超市最多的问题是散装食品腐烂变质情况,占投诉比例最高。而食品标识不符、销售过期食品、商品里面有杂物异物等也是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 散装食品安全控制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有不同程度缺失,在采购环节,不合格的原材料加工和不充分的供应审查导致食品质量问题不断;在运输环节,零售商不能完全遵从基本的储存和消*要求;在销售环节,现有的设备和处理办法也不能充分控制散装食品安全。暗访小组从市消费者协会也了解到,本市在对于超市的投诉中,散装食品的投诉也是本市超市投诉中的热点问题。 对此,市消费者协会的吕主任称,超市对销售的产品应该全程进行卫生监督。目前,多数超市实行的是生产厂家直接进驻销售的方式,并要收取进场费。这样一来,许多超市就把食品卫生问题也交给了厂家,监管往往不到位。按照现行的法律,消费者在消费有卫生问题的食品后,如果没有受到人身伤害,属于合同纠纷,消费者既可以选择向生产厂家追究责任,也可以选择向超市追究责任。如果是发生了人身伤害,那就是侵权纠纷,就要向生产厂家追究责任。如此一来,实际上减轻了超市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责任,也使得超市放松了在食品卫生监管上的工作力度。 高温难杀散装食品细菌 本市商学院食品工程系张教授在接受暗访小组采访时明确表示,散装食品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张教授说,散装销售,无论是在销售人员拆除大包装散卖时,还是顾客挑选过程中,都不可避免人与食品的接触,造成细菌污染;而散装食品与空气接触面积大,还会造成水分蒸发、产品干裂与油脂的氧化、酸败等现象,同时空气中存在的微生物、病*等很可能污染食物,导致食用不安全。另外,当食品本身的质量存在问题时,消费者很难追溯责任方,厂家很可能把责任推到流通环节或者消费者身上。 张教授特别提醒说,部分消费者认为,速冻食品买回家还是需要蒸、煮、煎等热处理才能食用,所以即便有细菌也在近百度的高温下杀死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散装食品上沾染的致病菌及其*素在很多情况下是简单的热处理去不掉的,所以消费者一定要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最好不要购买散装食品,特别是散装冷冻食品。 购买应看清食品 身份证


  市消费者协会的监督员方先生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消费者在购买散装食品时要仔细查看有无标注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保存条件、食用方法。留意在销售散装食品时有无防尘遮盖设施和禁止触摸的标识,注意销售人员是否按规定统一佩戴口罩、手套和帽子。 如发现存在上述问题,最好不要购买,若因不慎购买造成自身合法权益受损,可向当地工商、卫生等行*管理部门反映、申诉,或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另外消费者购物时,最好不要触摸散装食品,更不要随意品尝,以免造成散装食品的二次污染,危及他人健康。 (来源:城市快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津普遍缺乏卫生超市散装食品难寻保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