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茜:方明错在没搞清楚谁是教育人民的主体
广东佛山人大代表方明在佛山两会分组讨论现场的一番言论引起轩然大波。她说, 百姓是教好的,不是养好的,就像溺爱的孩子不可能是孝子,溺爱的百姓也可能比较刁民。 她坚持认为市民需要 教化 。方明其实还说了很多内容,不过那些话已被愤怒的争论声掩盖。联系其前后话语冷静想,不能说都对,但也并非全无道理。其实,从社会进步的角度讲,相距一个现代公民所需要的全部素质,中国国民的确有很多需要教育的地方。就此而言,方明也算是看出了一些问题,但却还是犯了 错误 。方明代表首先错误地套用了 教化 这个很不讨喜的词。 教化 ,最早出现在儒家教育理念中,而儒家思想数千年来服务于封建统治者以加强*治管制,从而 对立 于百姓,方明在*府议事场合使用 教化 二字,自然很容易被联想到封建管束,从而造成与人民情绪上的对立。方明代表还错在没说清楚:教育公民的权力究竟在谁的手上。囿于传统观点的根深蒂固,人们一般都会认为是*府的责任,以及学校的责任。但在传统教育已备受批评的当下,一个教师大言不惭地说教化人民,的确给人狂妄过度之感;而在传统管理体制向现代服务体制转型的当下,一个人民代表不加分辨地说要教化人民,尤其令人反感。方明代表没想清楚 谁 才是教育人民的主体,人民其实是渴望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贸然说*府教育人民肯定容易遭至诟病。这种精英管理思维,其实将*府天然地从 素质 上与人民对立起来。但实际上,民主制度下的*府也是由全体公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他可以创造教育的条件,但*府工作人员身为人民之一员,也是需要教育的客体。如同方明作为教师,相对学生也不天然具有全面知识优势,老师也可能从学生身上学到东西。如此逻辑下来,其实全社会的人都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所以,仅靠言论 全盘否认 方明并不代表人民就必然找到出路,人民惟有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可以完成自我教育的能力,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可当下真正迷糊的是,多数中国国民都还没有集体养成这个自我教育的习惯。所以,往往只见对外来教化的消积抵抗,却并不曾积极走出自我教育的盲区,导致很多行为跟不上觉醒的脚步:如,学生过分依赖学校和老师,缺乏自我学习;人民过分依赖*府和单位,缺乏自我管理。一个健康的社会,从*府到每一个社会组成单位再到公民个人,都要具有内在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反省能力,如此才能维持整体的健康进步。也惟有自我教育强大起来,方明代表抛出来的板砖才算引出了真玉,而不至于乱轰轰一通骂后,人民又这样 混沌 地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