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观致诠释合资自主新含义
观致的发展之路与瑞麒当然有很大区别。 在中国,“合资自主”并不是什么新鲜词儿,国内越来越多的合资车企正通过“合资自主”的方式实现产品线的下探,与自主品牌争夺低端市场。近日,国内最大的自主品牌奇瑞汽车却另辟蹊径,通过截然不同的“合资自主”方式来打破品牌向上发展的瓶颈,希望在高端市场与国际品牌同台竞技。 11月奇瑞汽车与以色列集团按照50:50投资成立的独立合资汽车企业在上海隆重发布了全新汽车品牌——观致,英文名称为Qoros。与此同时,注册成立于2007年的奇瑞量子汽车有限公司亦更名为“观致汽车有限公司”。全新品牌观致的高调亮相,令大家眼前一亮。新品牌的成立以及国际化的团队,一方面表明奇瑞正通过新途径来突破品牌发展的天花板,另一方面则显露奇瑞利用“国际路线”获得消费市场认可的迂回战术。 其实,早在五年前,国内大多数自主品牌已经意识到自主品牌走低端路线的局限性,转型升级也成为大多数自主品牌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经过几年的努力和付出,自主品牌在中国乃至世界消费者心中传统的“三低”印象已经根深蒂固,品牌提升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被吉利收购的沃尔沃发展并没有受到东家影响,反而重新焕发出朝气与活力。同时吉利品牌形象得到稳固,帝豪品牌取得了不错的销量业绩。类似吉利收购的机遇可遇不可求,奇瑞并没有因此守株待兔,而是另辟蹊径,通过全新品牌观致来实现品牌的提升。虽然之前,奇瑞也试图通过多品牌发展的道路来进行品牌提升,瑞麒作为高端品牌推出了类似G5、G6等不错的产品,但由于营销、服务跟不上,瑞麒最后沦落为奇瑞的子品牌,重新划归到奇瑞销售公司旗下。 观致的发展之路与瑞麒当然有很大区别,从观致的发布会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奇瑞是“铁了心”地将观致打造成国际品牌。在观致内部,几乎所有的高管都来自于全球最著名的汽车公司,16名核心管理人员中,有13人是来自大众、通用、宝马、捷豹、萨博、沃尔沃、菲亚特等国际公司重要岗位的顶尖技术人物,包括原MINI造型总监Hildebrand和原大众北美执行副总裁Volker Steinwascher等。而观致汽车产品研发、生产,直至销售、服务的全过程,也将不妥协地按照国际标准进行。 显而易见,奇瑞是希望与观致划清界线。观致“遵循德国的设计和造车工艺,特别推崇细节至上,研读亚洲消费者看重的便利性和实用性,将产品舒适性融入消费者的生活。以及洞察那些来自汽车行业之外的创新,以带来焕然一新的消费者体验”。但观致能否获得成功,其实仍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令大家对其发展前景有所担忧。尽管观致有着全球最出色的汽车人才,但由于他们来自于不同的汽车品牌,在品牌和产品规划中,能否达成发展共识?尽管观致笼络了包括麦格纳斯太尔、天合、大陆、博世、法雷奥等一大批国际一流供应商愿意同步进行产品开发,但没有任何经验的全新品牌,能否具备从整车设计到零配件采购协同发展的能力?尽管母公司奇瑞有汽车制造的经验,但观致并不希望与它扯上关系,作为一个完全没有根基的汽车品牌,观致到底能否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邵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