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休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标准化推动厨卫五金行业有序发展 [复制链接]

1#

标准化体系:支付电子化的“灵*”,热点资讯,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是从构建标准化体系开始的。用财*部国库司司长翟钢的话说,标准化既是支付电子化管理的起点,也是重点和难点。 支付电子化工作涉及财*内部、人民银行、代理银行、软硬件供应商等,为使电子数据能够在各种形态各异、标准不一的硬件、软件、络之间自由交换,必须通过标准化体系,把一个个信息 孤岛 连成整体,达到数据共享、资金流与信息流同步运行的目标。 翟钢说。 基于这一认识,财*部国库司在规划设计支付电子化管理工作时,始终把标准化体系建设放在首位,目前已形成《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接口报文规范》、《预算单位自助柜面业务系统设计规范》、《电子凭证库接口标准》、《安全设备接口标准》等总计近10万字的标准化文档,为在全国顺利推广支付电子化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车同轨,书同文 的现代版 对支付电子化管理而言,标准化体系就是 灵* 。 财*部国库司副司长赵永旺说,不建立标准,就无法开展相关工作。《礼记 中庸》曾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 车同轨,书同文 的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可以说,标准化就是 车同轨,书同文 的现代版。 国内外信息化的实践证明,信息化建设必须有标准化的支持,并要充分发挥标准化的导向作用,以确保其业务上、技术上的协调一致和整体效能的实现。赵永旺介绍说,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信息交换的基础。信息资源的存储和传输是以电子数据形式进行的,不能产生统一的数据流,支付电子化就成为一句空话。二是总体规划的关键。支付电子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标准化则是解决系统问题的科学手段,它将各个业务环节、各个不同单位、各个不同设备有机联接起来,为彼此间的协同工作提供技术准则。三是科技创新的至高点。支付电子化管理涉及众多创新内容,创新已成为推动改革工作的源动力,标准化则是创新过程中技术实力的体现和技术实现的保证。 立足于解决信息 孤岛 现象 事实上,财*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展了10多年,但目前进展缓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一套标准,形成了一个个信息 孤岛 。 财*部副部长刘昆在 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全国推广电视电话会议 上指出,近年来,财*信息化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实事求是地讲,无论是纵向看还是横向比,财*信息化建设步伐偏慢,各级财*部门普遍存在信息 孤岛 现象,规划不衔接、标准不统一、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比较突出。 这里所说的信息 孤岛 ,是指相互之间在功能上不关联互助、信息不共享互换以及信息与业务流程和应用相互脱节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体现在财*系统内部,随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推进,各地方财*部门都已建成了相对独立的财*支付系统,但是从全国层面来看,多数系统自成体系,采用不同的业务基础数据分类,不仅给财*本级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带来困难,还严重阻碍了财*系统内部上下级业务数据的采集和共享。体现在财*和银行之间,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以来,各地财*部门分别与人民银行、代理银行建立了络联接,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接口标准,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站在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角度来看,全国集中模式的银行核心系统难以应付标准不一、流程不同的各式财*业务系统,总行没有办法进行统一规划,各省分行分别建设,造成一个个信息 孤岛 ,还带来资源的极大浪费。站在财*角度看,无法与人民银行和代理银行的核心系统进行 直联 ,容易产生财*记录信息与银行实际支付资金脱节的现象。 为了解决信息 孤岛 问题,亟需构建电子化管理标准化体系。 翟钢说,这既是解决电子化管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实现途径,也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的内在要求。 标准化已成必须遵守的准则 从试点省市情况看,支付电子化标准体系已成为实现支付电子化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 河北省财*厅国库支付局常务副局长李树平感慨道,现行标准体系结合了管理目标和具体实施环境,体现了 科学合理、规范实用 的原则,统筹考虑了现实管理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业务灵活性和安全通用性的要求,兼顾了各方诉求,深受试点省份欢迎。 刘昆明确要求,财*部会同人民银行总行及相关部门,根据满足信息交换和信息安全的双重要求,共同研究制定了支付电子化相关业务和技术标准,这套标准规范是消除信息 孤岛 ,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互联互通的 灵* ,是 硬要求 ,各地一定要严格执行。各地财*部门要树立标准化意识,不断强化标准规范的约束作用,在支付流程调整、业务系统改造、安全服务应用等方面,严格遵守中央制定的支付电子化标准规范。 从相关试点省份了解到,各地财*部门正在按照全国统一的标准规范改造现行支付系统,并与中央统一开发的安全支撑控件有效衔接,规范各地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他们反映说,通过在相关软、硬件中固化内控机制,真正落实了财*财务管理的各项原则要求;通过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交换 高速公路 ,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统一标准贯通各方业务和信息系统,将为财*海量数据汇集处理与共享分析奠定基础。 支付电子化管理相关标准化体系,虽然只是整个财*标准化工作的 冰山一角 ,但其在全国范围内、在跨部门之间全面实施,为引领和推动财*标准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延伸阅读 构建标准化体系的五大渠道 电子化标准体系建设伴随整个规划设计的过程,共历时两年。财*部国库司信息管理处处长刘文卿详细介绍了标准化体系构建的五大渠道。 一是针对财*系统内部业务数据上下贯通的需要。新制定的《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接口报文规范》,统筹规划电子化管理各个环节业务基础信息的构成要素、关联方式、具体值集等内容,将电子化管理的业务基础数据规范由 业务形态 向 技术形态 转变,将管理制度、内控要求固化为系统控制规则。财*、人民银行、代理银行对等部署统一开发的电子凭证安全支撑控件(电子凭证库),则为财*业务基础数据规范的落实提供了有效手段,为财*业务数据上下贯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针对财*与银行间业务数据交换的需要。财*部会同人民银行总行在启动支付电子化管理的同时,即开始着手研究制定跨部门的《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接口报文规范》,统一全国电子化管理各参与方联传输接口标准,实现了财*支付系统与人民银行和代理银行核心系统的互联互通。 三是针对电子凭证库与业务系统无缝对接的需要。如何在地方财*千差万别的支付系统上统一部署电子凭证库是一个难题。让各地方财*部门大改支付系统既不经济也不现实,让电子凭证库去分别适应各地的支付系统也难以做到。为此,对电子凭证库进行了业务抽象和技术剥离,使它与业务系统和其他安全设备相对独立,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电子凭证库接口标准》。各个与电子凭证库相联的业务系统只需稍加改造,就可通过调用电子凭证库的标准接口服务,实现对电子凭证的签章、入库、验章、发送和打印。《电子凭证库接口标准》就像一把 万能钥匙 ,为地方支付系统打开了电子化管理的大门。 四是针对代理银行为财*提供统一服务的需要。长期以来,地方财*部门对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提出了各具特色的业务需求,代理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疲于应付与各式财*支付业务进行衔接。财*部通过统一制定《预算单位自助柜面业务系统设计规范》,对代理银行系统操作流程进行了全面规范。在此基础上,财*部统一发文进一步规范了代理银行相关设计方案报批、系统开发验收等的管理制度,确保代理银行相关系统建设满足规范性管理要求。 五是针对与第三方安全产品互联互通的需要。财*部组织相关厂商,创建了《安全设备接口标准》。该标准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性,任何符合这一标准的安全产品经财*部门测试通过后,均可用于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安全设备接口标准》不仅解决了不同厂商的安全产品互联互认问题,还有利于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降低电子化管理各参与方的实施成本。(来源:《中国财经报》 文/夏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